贵州省已建成347座省级绿色矿山
2025-11-19 10:35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矿材网

  “十四五”以来,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山的理念,推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积极做好绿色矿山遴选和实地核查工作。省自然资源厅牵头,联合多部门制定并印发《贵州省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8年底,持证在产的90%大型矿山、80%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要求,小型矿山可结合实际参照绿色矿山标准管理。同时,制定并完善《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管理办法》和《贵州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


  目前,我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指标分为矿区环境、资源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低碳、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科技创新与规范管理等六个方面、49项细化指标,实现对绿色矿山的综合评分考察。


  2024年10月,我省遴选出第一批10家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地方评估机构并进行公示,提升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客观性。


  “绿色矿山名录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名单。”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参照自然资源部,我省对绿色矿山名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对通过第三方评估的矿山企业实地抽查核查。尤其对矿区范围、开采方式、开采矿种、开采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的绿色矿山企业,及时组织实地核查,明确其是否符合绿色矿山标准。按评价指标,依程序移出名录中不符合标准的矿山,并进行公示。


  督促绿色矿山企业持续巩固建设成果的同时,我省按照“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方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新建矿山,要求严格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建设运行,正式投产后1至2年内应通过绿色矿山评估核查,并在采矿权出让时将相关要求和违约责任纳入出让合同;对于生产型矿山,要求加快绿色化升级改造,在办理延续、变更手续时,明确绿色矿山建设时限和要求,以此形成约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可持续发展。


  今年初,省自然资源厅启动“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平台”建设,平台将于今年底在“贵州矿产资源云”网站上运行,进一步打通绿色矿山建设线上申报遴选、评估监督、服务指导的信息管理壁垒。


  我省还将从税收、金融、财政等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努力打造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环境优良、矿地和谐、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绿色矿业发展样板区,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新经验。

上一篇:从尾矿到砂石:3亿吨尾矿渣石如何支撑无废城市?

下一篇:山西着力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