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露头,不收藏就亏了
2019-05-27 10:46 来源:桔灯勘探 编辑:矿材网

1

窗棱构造

窗棱构造

视域宽度1m。

沿着强弱岩层相邻的强硬层的界面出现。

一系列宽而圆的背形被尖而窄的向形所分开,

形成“嵌入”式褶皱。



2

雁列式张节理

雁列式张节理


视域宽度5m。

区域分布的雁列式张节理,被矿物充填。



3

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


视域宽度15m。

一系列倾向相同的断层将地层错断,

呈多米诺骨牌排列。



4

滑塌构造


视域宽度15m。

已沉积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

和位移所产生的各种同生变形构造,

是识别水下滑坡的重要标志。



5

球形风化


视域宽度1m。

砂岩和花岗岩均可发育同心状剥离的球形风化。



6

褶皱和劈理


视域宽度10m。



7

膝褶带


视域宽度20cm。



8

复杂褶皱


视域宽度2m。

软沉积作用形成的复杂扭曲褶皱。



9

对称波痕


视域宽度1m。

对称波痕反映了波浪的双向振荡作用。



10

鲍马序列


视域宽度1m。

图示为浊积岩中典型的鲍马序列。



11

雨痕


视域宽度20cm。

雨点降落在未固结的泥质、

砂质沉积物表面,

所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凹穴。

可用来判断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2

包卷构造


视域宽度20cm。

在一个岩层发生层理揉皱现象,

表现由连续的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

的组合形式。



13

矿物线理


视域宽度50cm。

岩石中的黄色矿物和灰色矿物有明显的划分界限。



14

重荷模


视域宽度1m。

典型的软沉积构造,

不规则形,识别度高。



15

断层角砾岩


视域宽度50cm。

由于断层错断,

断层面的内岩石被揉碎成角砾,

后期充填的矿物流体将其胶结。

图示的白色为方解石。



16

共轭雁列式张节理


视域宽度60cm。

英文中有vein和dike两个单词,

意思为岩脉。

大致可以这样区分,

vein是矿物脉,如石英脉,方解石脉,

dike是岩浆岩脉,如玄武岩脉。



17

断层


视域宽度25cm。

最大主应力方向近水平,

标志层为纵向的绿色岩脉,

先于断层形成。

图片右上部和右下均可见小的斜断层面。



18

斜层理的规则叠加


视域宽度25cm。

多组层系垂向叠加,

每个层系内均发育斜层理,

可以形成于河流-浊流的任何沉积环境中。

图片显示的流向为从右向左。



19

层系不规则叠加


视域宽度25cm。

多组层系垂向叠加,

每个层系内均发育斜层理,

可以形成于河流-浊流的任何沉积环境中。

图片显示的流向为从右向左。



20

微观褶皱


视域宽度30μm。

扫描电镜下的微观褶皱,

图示层状矿物为白云母



21

微裂缝


视域宽度25μm。

扫描电镜下的微裂缝,

图示为泥岩中石英颗粒受力

破裂形成的微裂缝。



22

逆冲断层


视域宽度20m。

断层角度较小。

由于断层的渐变,

左上角的第四纪沉积物发生同沉积变形。



23

劈理折射


视域宽度30cm。

图示为前寒武纪浊积岩层,

深色细粒沉层中的劈理方向与

浅色粗粒层中的劈理方向明显不同。



24

复合构造


视域宽度8m。

图示岩层可见两种形态,

上下水平岩层中间夹S型岩层,

这是在同一个受力系统内

形成的复合构造。



25

泥裂


视域宽度1m。



26

节理


视域宽度2m。

正交的节理缝将岩层破裂为

近方形的规则岩块。



27

断层面


视域宽度5m。

图示露头清晰可见一个很宽的断层面,

发育大量的岩屑粉末。



28

褶皱


视域宽度50cm。

图示的白色标志层形成M型褶皱和等斜褶皱。



29

擦痕


视域宽度50cm。



30

重荷模


视域宽度30cm。

呈长条状分布。



31

微观擦痕


视域宽度200μm。



32

转折端无破裂褶皱


视域宽度4m。

图示直立褶皱的浅色岩层为石英岩,

深色岩层为泥页岩。

石英岩层夹的泥页岩

在褶皱形成中从核部流出。



33

方解石脉


视域宽度40cm。



34

平行褶皱


视域宽度75cm。

各褶皱面作平行弯曲,

同一褶皱层的厚度保持不变,

也称为等厚褶皱。



35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25cm。

图示的岩层被布丁化,

形成类似方形的布丁构造,

也成为巧克力布丁。



36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3m。

布丁呈不对称的透镜状。



37

协调褶皱


视域宽度20cm。



38

微观断口


视域宽度30μm。

微观尺度下,

石英颗粒发生破裂形成的贝壳状断口。



39

层面构造


视域宽度2m。

颗粒物在层面上跳动前进留下的痕迹。



40

矿脉


视域宽度2m。



41

水平褶皱


视域宽度75cm。

枢纽近于水平,两翼岩层走向基本平行。



42

褶皱


视域宽度15m,逆冲推力形成的褶皱凸起。



43

波痕


视域宽度2m。波痕特点:对称,平直。



44

不同期次波痕


视域宽度3m。

后期的小波痕在前期的大波痕上形成。

大波痕的方向为SE-NW向。



45

褶皱


视域宽度40cm。

褶皱发生在粘度差别较大的两种岩层界面时,

会形成尖状褶皱。



46

断层渐变


视域宽度2m。

图示显示了地层由脆性断裂到韧性变形的渐变过程。



47

断层,矿脉


视域宽度30cm。



48

矿脉


视域宽度40cm。

裂缝中矿物从壁面向空间生长,

而且粒度增大,晶形变规则。



49

羽饰构造


视域宽度20m。



50

线理


视域宽度80cm。



51

逆冲褶皱


视域宽度1km。



52

逆冲褶皱


视域宽度1km。

伊朗扎格罗斯褶皱。



53

不整合


视域宽度1km。



54

柱状节理


视域宽度60m。

玄武岩的柱状节理。



55

共轭正断层


视域宽度50m。



56

剪节理


视域宽度2m,

图示岩层发育近乎正交的两组剪节理,

将其分割为方形的岩块,

沿着节理缝还有方解石岩脉充填。



57

大型褶皱


视域宽度200m,

逆冲推覆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褶皱调节应力。

图示为挤压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大型不协调褶皱。



58

不整合


视域宽度50m,

不整合面上覆二叠纪水平石灰岩,

下伏晚元古代的倾斜石灰岩,

沉积间断为约300个百万年。



59

劈理折射


视域宽度3m,

劈理穿过不同能干性的岩层时,劈理面的角度会发生变化。

在强硬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大,

在软弱层中,劈理与层理的夹角较小。

图示浅色的砂岩属于强硬层,几乎不发生发劈理,

暗色的泥岩属于软弱层,劈理高度发育。



60

断层面的擦痕和阶步


视域宽度20cm,

岩体发生错断后有明显位移,

接触面也会断层滑动中留下粗糙不平的擦痕,

沿着断层面会有方解石等矿物

沿滑动方向呈纤维状生长,

然后被拉断而形成一些微小阶梯断口和微细断口,

可以用于指示断层运动方向。



61

不对称的S型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1m,

图示为石英脉形成的不对称S型布丁,

与鞘褶皱有关,

主体布丁下可见封闭状岩脉环,

顶部的剪切方向为从左向右。



62

布丁的肿缩现象


视域宽度40cm,

韧性差异相差较小的岩层形成布丁时,

相对强硬层(白色)局部收缩而不断离,

而相对软弱层(灰色)在布丁的颈部收缩处

形成小型褶皱。



63

古水流的线状构造


视域宽度2m,

河流动力拖拽河床底部岩石运动,

留下顺着水流方向长条状凹槽,

后来被沉积物充填,

形成了线状构造的印模,

可以指示水流方向和沉积方向。



64

鱼骨状交错层理


视域宽度50cm,

两套交错层理表现出相反的倾向,

这是水流方向反复动荡形成的典型特征,

一般是潮汐成因。

上面和下面的平行层理表明了很强的水动力。



65

斜层理



视域宽度40cm,

一系列纹层斜交于层系界面,

一般形成于动荡的水或者风动力环境中,

可以指示其流动方向。

图示斜层理的下部缓慢沉积,

与层系界面相切,

上部被侵蚀,与层系界面相交。



66

擦痕


视域宽度10cm,

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时被磨碎的岩屑

在断层面上形成的一系列线状条纹,

有的条纹可能是对盘的硬颗粒在滑动时刻下的凹槽。

可以用于只是断层的运动方向。



67

大型走滑断层


视域宽度100m,

图示为安第斯山脉某处的大型右旋走滑断层,

可以清楚看见断层面。



68

球状构造


视域宽度30cm,

球状结构是岩浆岩中的一种罕见构造。

图中的花岗岩体中,球状体由角闪石和黑云母(暗矿物)、

正长石和石英(浅色矿物)组成。

它们通常包含在由同一种矿物组成的颗粒状基质中。



69

特征明显的劈理


视域宽度1m。



70

方解石脉


视域宽度50cm。

图示方解石充填了产状不规则的张裂缝。



71

布丁构造和蜂窝岩


视域宽度5m。

图示浅色岩层即为布丁构造,

下部还可见未布丁化的浅色岩层。

暗色岩层因自身内部的抗风化和侵蚀的差异性,

出现不同大小的坑洞,形似蜂窝。



72

小型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15cm,

图示浅色强硬层发生明显错断,形成类似矩形的布丁。



73

韧性剪切带



剪切力所在平面与层面呈近20°夹角,从左下到右上。



74

藕节状的布丁


视域宽度10cm,

布丁连接处可见清晰的破裂和收缩,

连接点处可见充填的矿物结晶颗粒。



75

大型正断层


视域宽度50m,

断层面附近的标志层发育牵引褶皱。



76

重荷模


视域宽度11m,

当泥质沉积物尚未凝固,还处于可塑状态,

上覆的砂质物陷入到泥质沉积物中,

在岩层底面上产生的突起和凹陷,

突起部由粗粒砂或细砾石组成。

常呈圆丘状或不规则状瘤状,

排列杂乱,大小不一。



77

铅笔构造


视域宽度2m。

轻微变质的泥质或粉砂质岩石

高度劈理化形成铅笔状的长条。



78

方解石充填的张节理


视域宽度30cm。




79

断层三角面


视域宽度500m,山前发育的断层形成断层崖,

已经被沉积物掩盖。



80

褶皱


视域宽度10m,重力驱动形成的砂层褶皱。



81

不整合


视域宽度300m,古新世的熔岩沉积在晚白垩的褶皱沉积物上。



82

线理


视域宽度50cm,晚侏罗纪钙质片岩中发育的拉伸线理,

黄铁矿颗粒上可见清晰的方解石条纹。



83

直立褶皱


视域宽度25m,片麻岩中发育的褶皱。



84

紧闭褶皱


视域宽度10m,砂岩和千枚岩互层的紧闭褶皱,

轴面劈理呈收敛状。



85

收敛的轴面劈理


视域宽度1m,砂岩层和千枚岩互层的一个小背斜,

轴面劈理呈收敛状。



86

尖棱褶皱


视域宽度5m,浅色砂岩和深色的千枚岩互层形成的尖棱褶皱。



87

平卧褶皱


视域宽度200m,上白垩统的钙质片岩和砂岩互层形成的平卧褶皱,

图中所示岩石为低级变质岩。



88

雁列式方解石脉


视域宽度60cm。



89

织物结构


视域宽度400μm,橄榄石碎屑受剪切作用发生拉伸。



90

线理


视域宽度1m,厚层砂岩层中板岩高度线理化,线理和层理有一定夹角。



91

共轭断层


视域宽度2m,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两组方向不同、

剪切方向相反、大体同时发育的交叉剪切带。



92

逆冲断层


视域宽度2500m。



93

复式结构


视域宽度20m,一组断层之间的地层发生叠瓦状排列的复杂结构。



94

层面结构


视域宽度1m,图示为交错层理。



95

逆断层


视域宽度30m,断层面附近的地层发生拖拽,形成牵引褶皱。



96

等斜褶皱


视域宽度5m,两翼具有相同的倾斜度。这种褶皱多生成于岩性均匀的地层如板岩地层之中,是强烈变形的产物,常发育有与两翼地层产状一致的轴面劈理。



97

不对称褶皱


视域宽度40m,向西叠瓦状排列的不对称褶皱,

排列方向指示了地层的受力方向。

上覆的褶皱岩层与下伏的厚层细晶灰岩形成鲜明对比。



98

韧性剪切带


视域宽度2m,图示为绿片岩,夹杂各种糜棱化岩屑。



99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60cm,

粗粒粉红色大理岩中侵入的铁镁质岩浆岩,

经构造作用发生变形而被拉断。



100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1m,大理岩中发育斜长角闪岩的布丁。

斜长角闪岩脉先被拉断形成布丁,后被挤压发生弯曲。



101

鞘褶皱


视域宽度30cm,韧性剪切带中的典型构造,

其褶皱枢纽平行于拉伸线理的方向,形似剑鞘,规模不大。



102

皱纹线理


视域宽度30cm,由面理小褶皱的枢纽平行排列而成的线状构造。



103

线理和层理


视域宽度50cm,图示线理与层理相交。



104

铅笔构造


视域宽度75cm,轻微变质的泥质或粉砂质岩石中

常见的使岩石劈成铅笔状长条的一种线状构造。



105

轴面劈理


视域宽度2m,产状平行于或大致平行于褶皱轴面的劈理。

这类劈理主要发育在强烈褶皱的岩层里。

轴面劈理和轴面片理的产状与褶皱轴面的关系

取决于组成褶皱岩石的韧性、均一性和褶皱的形态。



106

劈理折射


视域宽度1m,由于岩石能干性或岩层厚度的差异,

层间发育的劈理与岩层面之间的夹角会出现不同角度的变化,

造成皮里面方位发生改变。



107

劈理扇


视域宽度75cm,在褶皱转折端呈扇形排列的劈理。

依据劈理与褶皱岩层的曲率关系可区分为:

正劈理扇,劈理面从褶皱层的外弧向内弧收敛;

反劈理扇,劈理面从褶皱层外弧向内弧发散。



108

不整合面


视域宽度5m,右上为上奥陶统砾岩,左下为下奥陶统灰岩。



109

缝合线构造


视域宽度40cm,在垂直裂面的压溶作用下,

易溶组分流失,难溶组分则相对聚积,

以致原来平直的裂面变成许多细小尖峰突起的缝合面。



110

盆地


视域宽度3m,一种特殊形态的褶皱 ,

平面上地层呈近同心圆状分布,

核部出露较新的地层,向外依次变老,

岩层从四轴向核部倾斜。



111

穹隆


视域宽度1m,一种特殊形态的褶皱 ,

平面上地层呈近同心圆状分布,核部出露较老的地层,

向外依次变新,岩层从顶部向四周倾斜。



112

膝折带


视域宽度1m,膝折带常发育于成层性良好的岩石中,

如薄层页岩或板岩中,是岩层受到与层理或

面理平行或稍微斜交的压应力作用的结果。



113

枕状熔岩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并叠加在一起。

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内部有发射状构造,

外形浑圆,状似枕头。

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却、凝结而成。



114

断层角砾岩


视域宽度80cm,断层角砾和断层泥由白色的方解石和石英胶结而成。


115

大型褶皱


视域宽度50m。



116

不协调褶皱


当褶皱岩层中几种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别较大,

特别是相邻强硬层相距较远时,

在统一褶皱作用中各岩层将独立变形,

各有其自身的特征波长,

从而表现出褶皱的各岩层的几何特征不相一致。



117

绳状熔岩


视域宽度2m,也叫结壳熔岩,

熔岩局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推挤、扭动、卷曲而成,

外表与钢丝绳、麻绳、草绳等极为相似,

表面粗糙成束出现。



118

柱状节理


视域宽度20m,

玄武岩发育典型的柱状节理(五边形或者六边形)。



119

地堑


视域宽度10m。



120

捕掳体


视域宽度2m,

围岩破碎之后的岩块混入岩浆,

发生部分或完全融化,

部分未融化的岩块则成为捕掳体,

取向反映了岩浆侵位时期的流动方向。



121

泥裂


视域宽度2m。



122

断层擦痕


视域宽度1m。



123

褶皱


视域宽度140μm,

微观尺度下的云母片发生断裂和褶皱。



124

缝合线构造


视域宽度8cm。



125

节理缝


视域宽度40cm,节理缝由矿脉充填。



126

弯滑褶皱错断岩脉


视域宽度25cm,

弯滑褶皱的不同层间滑动将岩脉错断。



127

雁列式张节理


视域宽度60cm,节理缝有方解石充填。



128

尖棱褶皱


视域宽度12m,岩相特征为10-40cm厚的层状石灰岩。



129

S型扭动构造


视域宽度30cm,S型指示了左旋走滑应力作用。



130

左旋走滑断层


视域宽度20cm。



131

阶步


视域宽度50cm。

断层滑动中,各纤维状晶体常被横向张裂隙拉断

而形成一些微小阶梯断口和微细断口。



132

褶皱枢纽的张节理


视域宽度1m,褶皱形成过程中,

为了补偿枢纽处外弧伸展而产生的裂缝。



133

δ型碎斑


视域宽度40cm,矿物碎斑两侧的结晶拖尾较长,

并分别从参考面的一侧转向另一侧,

结晶尾根部弯曲,

在与碎斑连接部位呈港湾状的碎斑系。

δ型碎斑系是剪切变形的产物,

在糜棱岩中多见,,

可作为运动学标志,

碎斑的旋转方向与剪切指向一致。



134

正断层


视域宽度40m。



135

尖棱褶皱


视域宽度200m。



136

鹅卵石布丁


视域宽度50cm,鹅卵石发生长轴拉伸和破裂。



137

鹅卵石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1m。



138

断层擦痕


视域宽度30m。



139

大型褶皱


视域宽度1000m。



140

断层面


视域宽度20cm,

由于在断层两盘错动时有较强的摩擦力,

使断层面上局部地方升温,岩粉重熔,

产生一层极薄的镜面糜棱岩,使断层面光滑如镜。



141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2m。



142

穹隆




143

等斜褶皱


视域宽度5m,褶皱两翼具有相同的倾斜度。



144

大规模不对称褶皱


视域宽度200m,

以轴面为标志面褶皱两翼不呈镜像对称的褶皱。



145

盐冰川


盐栓上升刺穿地表后,

沿盐丘斜坡向下流动的盐类的重力流,

类似舌状冰川或熔岩流的流动。



146

穹隆


视域宽度300m。



147

南极冰川和褶皱


视域宽度30m。



148

火焰状构造


视域宽度50cm。



149

褶皱枢纽的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2m。



150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2m,均匀拉断的布丁构造。



151

河流沉积序列


视域宽度75cm,

剖面呈现出典型的下粗上细的沉积序列,

可以用于指示沉积方向。



152

平行褶皱


大致呈同心状弯曲的褶皱岩层,

愈近弯曲中心处岩层褶皱愈强烈,

远离弯曲中心处岩层褶皱愈平缓。

褶皱中同一岩层的原始厚度在变形后于

褶皱的各个部位仍基本保持不变。



153

捕掳体


视域宽度2m,图示捕掳体呈线性排列,

可以指示岩浆侵位期间的岩浆流向。



154

线理




155

羽饰构造


视域宽度75cm,主体岩石上面还可见劈理。



156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3m,强硬层形成布丁,

边缘不发育鱼嘴状,间隙被方解石充填。



157

波痕


视域宽度1m,常见的沉积构造之一,

可以指示沉积层顶底面,

波痕的波峰指示顶面方向。



158

平卧褶皱


视域宽度3m,可见清晰的片麻岩面理。



159

韧性剪切带


视域宽度200m,辉长岩块被封闭在糜棱岩化剪切带中。



160

变质辉长岩断裂带


视域宽度20m



161

韧性剪切带


视域宽度1m,图中左上为韧性剪切带区,

为高度糜棱化辉长岩,黑色为角闪石岩,

白色为长英质岩脉。

右下为正常区域,呈粒状结构的辉长岩。



162

不对称褶皱


视域宽度1300m,



163

多期褶皱


视域宽度35cm,第二期的等斜褶皱,第三期的不协调褶皱。



164

多期褶皱




165

层理


视域宽度1m。



166

韧性剪切带


视域宽度1m。



167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80cm。



168

脆性断裂


视域宽度90m。



169

阶步


视域宽度50cm,

石灰岩断层面上的方解石阶步。



170

韧性剪切带


视域宽度:1m,

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带包裹变质辉长岩透镜体。



171

矿物线理


视域范围:150m,

断层面上发育的角闪石矿物线理。



172

叶理构造


视域宽度5m,大理岩和绿片岩的片理化构造。



173

褶皱


视域宽度:2m,

黑色页岩中发育的连续褶皱。



174

膝折带


视域宽度3m,变质杂砂岩中发育的膝折带,

叶理或片理发生尖棱状转折的平板状条带,

称为膝折带。

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

称为膝折褶皱。



175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80cm,变质辉长岩和变质闪长岩中发育的镁铁质布丁。



176

叶理


视域宽度2mm,正交偏光下,

由云母的分布可以确定层理方向为水平的,

石英颗粒的长轴方向为叶理方向(左下-右上)。



177

劈理


视域宽度2mm,绿片岩相变质岩中的垂直劈理,

垂直劈理面间的倾斜劈理,全部通过白云母识别。



178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5mm,单偏光下,

长石颗粒受到垂直向的剪切力作用,

以书本形式倾斜排列。

绿色的亚氯酸盐沿着微裂缝生长。



179

云母鱼


视域宽度5mm,韧性剪切变形时岩石中的云母

经石香肠化或微破裂作用而形成的显微构造。

其中云母外形像鱼,

其间为由层状硅酸盐矿物、

不透明矿物或其他重结晶矿物组成的结晶拖尾所连接。

云母鱼是一种特殊的S-C构造,可作运动学标志。



180

褶皱


视域宽度1m,石英质岩层发生褶皱,被灰色千枚岩包围。



181

布丁构造


视域宽度5mm,微观尺度下的布丁构造,

云母斑状碎屑即为标志物。



182

重结晶作用


视域宽度3mm,大的斜长石晶体发生重结晶作用。



183

织物结构


视域宽度5mm,单偏光下,图示的剪切带中黑云母因不稳定转化为绿泥石。



184

伸展拆离型剪切带


视域宽度20cm,地壳尺度下的韧性剪切变形的局部特征。



185

糜棱岩和眼球状构造


视域宽度3cm,颗粒很细呈条带状分布的动力变质岩,

岩石中大部分矿物不能用肉眼分辨。



186

糜棱岩


视域宽度1cm,可见方解石、透辉石

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颗粒。



187

方解石重结晶


视域宽度500μm。

正交偏光下,方解石发生重结晶作用。



188

碎裂岩


视域宽度2mm。

正交偏光下,沿断层发育的断裂岩。


图片来源:DioGenes Image

整理&翻译:小桔

版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上一篇:真实用!20组相似矿物的鉴定方法,赶紧收藏

下一篇:宝玉石届的术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