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18项标准发布,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成立……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可谓重磅消息不断。
近年来,针对稀土行业企业多小散、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国家出台多项措施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稀土产业发展环境有所向好,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认为,国内新材料产业必须与国际对标。他说,中国的材料优势资源里,稀土首屈一指,但其高端产品比例偏低,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中国新材料标准体系,融入国际的高端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成立的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设立的专门扶持稀土产业的发展基金,对于加快推动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18项标准的发布则有利于加快行业科技创新、抢夺国际话语权。
为此,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5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齐心协力,认真完善稀土行业管理体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组建稀土大集团,稀土行业发展逐渐迈入新阶段。
周长益表示,工信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重点推进六大举措。一是进一步强化资源和生态保护,加强监控,合理调控稀土开采生产总量,建立绿色开发机制;二是支持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瞄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需求,建设稀土创新中心服务平台;三是推动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发挥六大稀土集团作用,实现集约化生产,促进稀土材料高质利用;四是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构建循环经济,提高企业环保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建设数字化矿山和智能工厂;五是推动利用境外资源,加强稀土国际合作;六是打造新价值链,发展精深加工,扩大稀土在节能、环保和家电等下游领域的应用。
当前,稀土产业发展中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随着传统技术的革新,新技术不断涌现,实施技术标准化、抢占话语权成为稀土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王瑞军表示,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的载体和延伸,标准化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相信,稀土领域一系列技术标准的研发运用,将有利于保障稀土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稀土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迈上产业中高端的关键时期。”周长益表示,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稀土行业要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要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要,大力推进资源规范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企业装备和智能化水平。要提高稀土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扩大稀土高端运用领域,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特殊行业需求,使稀土价值进一步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