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商家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的事件频频被曝出,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毁掉自己一生苦心经营的企业,甚至让自己在行业内信誉扫地。仅陶瓷行业来说,仅仅一个月,失信的企业近50多家。诚信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为什么在讲究诚信的今天,仍有那么多的企业不惜犯法,违背诚信去做一些事。归根到底还是我国的违法成本太低,企业失信一直没有一套严厉的处罚措施,从而使得一些企业在对待诚信方面肆意妄为,无法无天。
在越来越讲究诚信的今天,针对企业或个人失信行为,国家已经实施了具体的惩罚措施。
首先,如果失信,以后和政府打交道就会受到阻碍。政府会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限制股票发行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限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限制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互联网融资平台等机构,限制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其次,影响失信者的衣食住行,如出境、买房、坐飞机、住星级宾馆,处处受限,高铁票不能购买一等座,买房不能贷款等。再次,对严重失信行为的,如果想贷款必须多付利息,或者银行就不会贷给你。
最后,如果企业失信了,不仅要追究企业法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直接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李克强总理一直强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在这些惩罚措施实施之后,失信者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