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兖矿集团获悉,上半年,该集团收益良好:营业收入481亿元,利税33亿元。
今年以来,兖矿集团把握经济发展“S型曲线”规律特点,摒弃传统的高投入、高负债、低效益的发展方式,推动企业产融一体、创新驱动、高效发展。
在资本运营方面,兖矿集团成立金谷裕丰和端信投资公司,利用上海、深圳自贸区优惠政策,推动金融投资产业高效发展;认购浙商银行首次发行股份4亿股;增资上海融资租赁公司50亿元,开展设备售后回租业务;收购久泰能源公司52%的股权,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参与发起多支相互保险、合伙基金;采取定向增发、股权融资、低息置换等方式,节约融资成本2.73亿元。
在战略合作方面,兖矿集团与西北奔牛、山能重装、欧瑞安公司等合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兖煤澳洲公司与得利斯公司开展合作,开启跨境电商新领域;鲁南化工公司、开阳化工公司等战略合作项目加快推进;总医院、物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
在创新商业模式方面,兖矿集团建立起全球一体化营销体系,网上交易、竞价销售、配煤销售、期货套期保值等业务取得突破,上半年营销创效5.3亿元;拓宽“入河进江”销售渠道,改造济三矿码头,达到1000万吨港运吞吐能力;构建“大物流、大贸易、大金融、大运营”格局,搭建上海、香港、新加坡等贸易平台,推动物流贸易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
在资源整合方面,兖矿集团完成了机电装备、物流贸易、房地产等资源整合;物资集中采购、财务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集中筹划,年节约费用25亿元,大宗物资厂家直供率达到92.5%;组建工作面安撤、安保、后勤服务等6个专业化队伍,实行内外市场一体化服务,年增收创效5亿元;实施矿区生活物资统一配送、公务出行委托管理和通勤车辆社会化运营,年节约费用1.4亿元。
在产业升级机构调整上,兖矿集团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实现发展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突出“增量保优”,促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重点区域、核心产业、优势企业聚集;在产业产品升级上,突出“存量调优”,构建装备制造、再制造、融资租赁产业链,突破轻合金高端产品研发和市场瓶颈,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版;在整治亏损企业上,突出“减量减亏”。
“内部市场化”建设和“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活动在兖矿集团全面推行,成为其降本提质增效的主要举措。今年,兖矿集团煤炭综合成本将在2015年基础上降低20~30元/吨,化工产品综合成本降低200元/吨以上,可控费用降低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