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21时30分,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通过分析远程自动化监测数据,发现歌乐山龙泉村处于地面塌陷临界状态,立即向沙坪坝区规划自然资源分局和重庆市地环总站报告,及时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成功预警岩溶地面塌陷,在重庆尚属首例。
岩溶地面塌陷事前“看不见,摸不着”,监测预警难度大。为此,重庆地矿局地勘队伍自去年4月承担歌乐山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项目以来,坚持科技创新,结合钻孔地下水监测和气压监测数据,建立了“空—天—地”综合立体监测预警体系,进行了塌陷预警模型建设,监测网建点通过了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验收。
6月4日18时45分,该项目监测人员收到监测预警模型发布的预警信息,地处沙坪坝区中梁镇龙泉村染厂社的地下水位监测孔从6月4日17时45分至18时45分,水位突升8米;气压监测孔从16时45分至18时45分,气压突降65千帕。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立即组织专家会商,在确认监测设备工作运行状态正常后,通过分析远程自动化监测数据,发出预警。6月4日21时50分,在距农房100米处,发生地面塌陷,塌陷坑直径约3米,深约3米,未造成人员伤亡;6月6日19时54分,附近又发生一处地面塌陷,塌陷坑直径约1.5米,深约0.3米,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监测预警系统模型运行以来,效果良好,推动了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由被动应对逐步转向主动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