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质化竞争加剧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消费结构调整与低碳发展的双重任务。11月14日至16日,第21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峰会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围绕钢铁市场供需格局演变、行业机遇与挑战应对、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解读与分享,并指出,行业需凝聚共识,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协同创造价值,共同推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十五五”时期,钢铁行业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为着力破解供需失衡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于9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力促钢铁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推动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认为要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他强调,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需求。在产业协同方面,要强化产业链协作,推进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同时推动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布局,持续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
其间,供应链协同创新升级的助力不容忽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提出,钢铁行业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通过创新打通供应链协同关键环节,将有效助力钢铁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他认为,当前钢铁行业要重点推进三个转型:在数字化方面,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链条协同创值;在绿色化方面,要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化方面,要积极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针对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绿色设计与会计准则体系,积极拓展钢结构建筑应用场景,并前瞻布局新能源领域。他特别强调,企业应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强调,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需在保持产业链优势的同时,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结合今年钢铁的价格走势,友发集团高级顾问、兰格钢铁网资深专家韩卫东指出,行业将迎来关键拐点。他强调,当前钢铁总需求与总产能已步入峰值区间,铁矿石等原料供需格局生变,叠加行业改革与国际贸易秩序调整,传统经营逻辑正被打破。企业应调整思维、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竞争力,以稳健经营应对行业调整期,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
事实上,面对经济新常态,不少钢铁企业正主动求变,不断夯实质量与创新基础,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敬业集团从资产整合、全球布局、高附加值品种钢研发及服务升级等方面发力,抢占发展先机;冶控集团通过创新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工艺,建立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制造体系;友发集团坚持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累计投入数亿元建设绿色工厂,并持续拓展钢管应用的边界;鲁丽集团聚焦技术创新、品质升级与多领域协同发展,在高端无缝钢管等领域持续深耕,积极推动产品升级……
兰格与钢铁行业共行三十年,伴随并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蜕变。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表示,兰格将深耕人工智能技术,让数据服务更智能、更贴心,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未来,推动中国钢铁产业更稳健地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新手指南
我是买家
我是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