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全面自产,印度稀土能“卖全球”吗?
2025-07-03 09:39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矿材网

《印度时报》近日宣称,为了减少对华依赖,稀土储量排名世界第三的印度将投入350亿至500亿卢比(100卢比约合8.4元人民币)的资,启动印度本土稀土增产计划。有分析认为,印度有潜力成为中国之外的重要稀土供应方。不过,要达到此目标,印度必须投入更多资金,加速突破关键矿产的开采与加工技术。

印度启动“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

据路透社6月27日报道,印度政府在最新发布的5月经济报告中表示,印度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因中国对稀土矿物实施限制而可能造成的供应中断。报道称,尽管印度拥有位居世界前列的稀土储量,但国内的相关产业链并不发达。目前,中国生产了全球约90%的稀土磁铁。今年4月,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此举波及到印度汽车制造产业。印度《经济时报》称,印度国有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开采稀土材料,但这些材料主要用于原子能和国防部门,大多数其他用途的稀土供应仍然从中国进口。

有知情人士本月早些时候对路透社表示,印度正计划为本土公司提供激励措施,以建立稀土加工和磁铁生产设施,满足本土需求。今年1月,印度政府启动一项旨在加强国内稀土供应的“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

据路透社6月30日报道,印度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商Sona Comstar成为第一家响应政府相关政策的企业,计划在印度生产包括多种关键稀土原料的磁铁。Sona Comstar首席执行官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磁铁进口国,我们必须关注印度在磁铁方面的自给自足,公司正在与政府合作。”在上一财年,Sona Comstar为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和美欧跨国车企斯泰兰蒂斯从中国进口约120吨磁铁。公司原计划在今年进口200吨磁铁,以满足其电动汽车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美国市场目前占Sona Comstar收入的40%左右,为实现未来的增长,该公司还在考虑拓展在亚洲的市场。不过,路透社的报道强调,任何开采和加工稀土的计划“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制订”,因此印度公司无法提供立竿见影的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方案。

美国CNBC网站近日援引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部长戈亚尔的话称,印度正积极开发稀土资源,或将成为中国稀土的替代品。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印度也拥有相当可观的稀土储量。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巴斯卡兰表示,印度已完成多个国内稀土元素项目,其中包括印度稀土有限公司主导下的工厂,她分析称:“尽管印度无法取代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的地位,但可以在提供新的稀土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七国集团(G7)在上月结束的峰会上就关键矿产供应达成一致,计划在实现关键矿产供应多元化方面同包括印度在内的盟友国家合作,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据加拿大《金融邮报》报道,该战略将包括增加投资、伙伴关系和基础设施,包括在新兴市场打造“经济走廊”,以增加关键矿物的供应和获取。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近年来加速推动稀土战略,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去风险”能力,实现关键矿产的“自给自足”,同时有意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成为全球价值链中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国家。为此,莫迪政府开始着手于国内外同时发力。对内,印度政府积极通过政策牵引,深挖本土矿产开发潜力。批准“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向私营企业开放稀土勘探许可,推动私营部门参与稀土开采,扩大勘探范围,加强稀土开采环保技术研发,挖掘本土20个稀土矿区的开发潜力。对外,印度政府积极拓展关键矿产的“国际朋友圈”。不仅先后与非洲、拉美多国签订矿产协议,加大对“全球南方”重点国家的矿业投资。而且在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框架下,与日澳等国加强在加工精炼、回收恢复等环节的合作水平。

发展雄心面临三大瓶颈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尽管印度拥有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但其勘探量不足20%。印度锌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韦丹塔公司执行董事阿伦·米斯拉表示,印度拥有丰富的稀土磁铁来源,但印度的监管和提炼技术阻碍了稀土产业的发展。米斯拉分析称,印度需要在冶炼技术和研发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因为一些关键技术目前只有中国和日本掌握。路透社近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印度缺乏大规模稀土开采技术和基础设施,任何商业上可行的本土供应链开发都还需要数年时间。

近来,印度国内的关键稀土供应链已经吃紧,其扩大对外供应的雄心正在遭受质疑。“印度财富”网站6月底的一篇报道称,近日印度最大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因决定削减其电动汽车产量目标而成为新闻焦点,原因是一些依赖稀土生产的部件短缺。

印度《铸币报》援引汽车市场情报和分析公司JATO Dynamics India总裁巴蒂亚的话称,印度汽车产业前景不容乐观。巴蒂亚预测,很多车型的生产可能会延迟2到6个月,价格也可能上涨5%到8%。这意味着一辆售价16万卢比的电动车可能会涨价8000到1.3万卢比。即使是燃油汽车,也需要稀土磁铁来驱动发动机等部件。

据巴蒂亚分析,新开发一座矿山的成本在400亿至800亿卢比之间,并且需要长达十年的准备期。“在这一领域,中国提供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印度、美国或欧洲都无法比拟的”。印度Attero Recycling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古普塔表示:“你可以去澳大利亚或加拿大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只是他们给出的价格更高。”有印度石墨商人表示,很多本土石墨产品未能被印度的设备制造商采用,后者更愿意直接从中国采购。中国的石墨生产规模更大,且售价最低。

钱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印度雄心勃勃,但其稀土战略实施面临三大瓶颈。首先,存在技术短板,缺乏先进分离和精炼技术,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国内高科技产业需求;第二,在印度已探明的690万吨的稀土储量中,其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海滩,品位较低,提取过程复杂,加之受限环保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三,印度缺乏从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且技术人才匮乏、电力供应不稳定,都对规模化生产构成较大制约。

钱峰表示,印度稀土战略的前景取决于能否突破技术、成本和产业链三大瓶颈。短期看,印度稀土产量仅占全球不到1%且成本高昂,难以威胁中国的主导地位。中长期看,若印度继续通过自身研发和国际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加大投资力度,带动产业升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承接部分中低端稀土加工需求,分流目前部分国际中低端市场,但撼动中国“资源+技术+市场”的立体优势、形成所谓“市场替代”也非易事。

目光投向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

为突破矿产精炼技术瓶颈,扩展产业链的上下游,近年来印度不惜砸下大量人力物力。2023年至今,印度加速构建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本土供应链。

2023年6月,印度矿业部宣布建立“关键矿产卓越中心”,作为关键矿产战略的核心技术支撑平台。该中心旨在整合印度矿产资源数据,形成动态监测机制,并计划针对关键矿产清单进行每3年一次的更新。在技术研发集群的投入与建设方面,印度在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和博帕尔设立三大研发枢纽,聚焦锂离子直接提取和稀土生物湿法冶金技术。

2025年3月,印度矿业部启动13个关键矿产区块拍卖,这是印度首次允许私营企业通过竞标获得50年勘探收益权,打破此前一直由国企垄断的市场格局。印度还在布局国内的稀土回收产业链。印度政府已经取消12种关键矿物废料进口关税,旨在实现电子废弃物稀土回收率从12%提升至35%的目标,将更多稀土原材料投入循环经济。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根据“国家关键矿产使命”计划,印度地质调查局受命在2025财年至2031财年期间开展1200个勘探项目。为减少对稀土元素的进口依赖,印度原子能矿产勘探与研究机构正在该国沿海、内陆和河流砂矿沿岸开展勘探工作。

同时,印度也将“手”伸向远离其本土的太平洋中部海域。2024年7月,印度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克拉里昂—克利帕顿断裂区(太平洋)勘探申请,该区域位于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间的公海,目标是到2026年完成多金属结核商业开采可行性研究。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这一区域的镍、钴和锰含量超过了陆地所有储量的总和,预估钴蕴藏量280万吨、镍1.6亿吨,可支持印度电动汽车产业未来数十年的需求。2024年11月,印度引入美国机器人采矿专利,联合日本开展海底稀土富集区生态评估。

印度还向非洲、南美和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资源投去关注目光。2024年9月,印度与马拉维启动联合关键矿物勘探与生产项目,由印度国有矿业公司主导,目标是到2028年形成5000吨/年稀土氧化物产能。2025年1月,印度与智利签署《锂资源联合开发备忘录》,获得南美“锂三角”核心区域——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勘探权,并配套建设安托法加斯塔港专属物流通道。此后还有消息称,4家印度国营企业正与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SQM洽谈,计划以约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Mount Holland与Andover两项锂矿计划 20%的股份。



上一篇:“四边对话”机制国家宣布,启动关键矿物安全合作倡议

下一篇:俄军占领卢甘斯克州,乌损失千万吨级锂矿带,美乌矿产协议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