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出炉
2017-09-29 08:38 来源: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9月28日,北京市召开《总体规划》实施动员和部署大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精神,全面部署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批复明确,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明确首都发展要义,坚持首善标准,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批复要求,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提升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突出把握首都发展、减量集约、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生态涵养区。加强首都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确保首都水安全。


  批复强调,北京要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乡职住用地合理比例,促进职住均衡发展。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着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上一篇:广西5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遏制违法采矿行为

下一篇:政策解读:《广佛同城化“十三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