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2021年,中国建材营业收入2736.83亿元,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162.18亿元,基本每股盈利1.923元。
日前,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中国建材营业收入2736.8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4%;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162.1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9.1%;基本每股盈利1.923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9.1%。
据悉,中国建材基础建材分部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水泥、商品混凝土以及骨料,骨料部分主要营业实体为宁夏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和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底,骨料销售1.04亿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31.6%,平均售价每吨46.9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6.2%。据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建材累计骨料销售4273.7万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30%,平均售价每吨45.8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12.1%。
根据公告,2021年,中国建材基础建材分部营业收入1876.0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3%,主要原因为水泥产品的平均售价上升以及骨料的销量增加,但部分被水泥产品的销量减少和骨料的平均售价下降所抵销。营业毛利451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7.9%,毛利率24%,较2020年同期下降3.2%,主要原因为煤价上升以及骨料的平均售价下降,但部分被水泥产品的平均售价上升。
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之年,是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对投资增长形成一定制约。中国政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正在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节奏,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下达进度,“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陆续启动、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扩大有效投资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同时双碳目标将加快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中国建材对此做以下展望:
一是稳中有进。准确研判形势,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优化经营策略,稳增长、防风险;强化三精管理,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管理提升;维护行业生态,持续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央企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做强主业。以业务整合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中国建材打造成围绕基础建材、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三大业务的产业平台。优化升级基础建材业务,大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发展“水泥+”业务,努力做好国际化工作,全面布局“双碳”工作,坚定不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新材料业务,围绕高端化、量产化、全球化,根据成熟期、布局期、培育期不同阶段打造梯次接续、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组合,提升收入和利润的支撑度;巩固提升工程技术服务,推进全球化、属地化、多元化,把握“双碳”政策机遇,加强绿色生产、节能降耗、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三是创新转型。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新技术、“卡脖子”材料的应用验证和转化推广,把点上的突破转化为链上的成果,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央企主力军作用,持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化。
四是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改革任务,提升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切实加强董事会建设;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形成改革长效机制,持续激发活力、释放动力;聚焦科研、技术、管理等骨干人才,加大中长期激励的力度和覆盖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五是加强价值管理。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价值管理理念,深入推进资本运作,新材料板块业务整合积极推进;坚持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联动,母公司着力孵化和培育优质资产,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产,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释放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