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渤海物源研究报告新鲜出炉
2021-07-06 10:29 来源:中国矿业报 编辑:矿材网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基础地质调查团队近日在渤海物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国际地学期刊《Marine Geology》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该所研究人员利用碎屑矿物分析方法,揭示了渤海现代沉积物的多物源特征。其中,近岸水下三角洲的物源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燕山山地和科尔沁沙地;辽东海岸砂质沉积主要来自于近源中生代花岗质岩体的风化侵蚀作用;渤海中东部的沉积物物源可简单归结为辽河物质和黄河物质的两端元混合。他们还以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作为端元,定量分析了渤海中东部不同沉积分区的物源混合比例。


 在渤海湾口,黄河物质的贡献几乎为100%,至秦皇岛海域,降低至19%。渤东涨潮流三角洲(渤东沙脊和渤中沙席)可以认为是古辽河物质的大型储库,在第四纪低海平面时期持续积累,并经历了多期海侵改造。作为辽河沉积物的二次物源,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这些古代的沉积物被重新激活并加入现代沉积过程。研究成果还提出了一个潮控沉积模式,来解释渤海沉积物的积累过程和再循环。


 研究人员认为,渤海海峡南部盛行的落潮流是驱动黄河物质向黄海搬运的主要动力,而海峡北部盛行的涨潮流则是驱动黄河物质再循环的主要动力。黄河物质再循环的过程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通过内部再循环,形成了渤中沙席及其终端叶瓣,即渤海东部泥质带;通过外部再循环,建造了渤东沙脊及其终端叶瓣,即沙脊北部的石英富集区。


 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全面的渤海物源研究报告,不仅提高了科研人员对于黄河分散体系的认识,对于理解第四纪时期古渤海的沉积过程,以及古黄河水系和古辽河水系的演化及其相互关系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上一篇:日本静冈县泥石流已致3人死亡,113人仍未确认安全

下一篇:取得重要地质调查成果!已查明乌蒙山北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