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地球。
地质遗迹,又称地质遗产,记录了地球46亿年演化的重要信息,科学家们通过对地质遗迹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物种的兴衰灭绝,为预测未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同时它们也极具美学价值,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精神生活。
保护地质遗迹,也是保护人类自己!尽管自1872年以来,世界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环境的时候也保护了部分地质遗迹。但直到2000年,地质公园的出现,才开始了全球规模的以地质遗迹保护、科普和利用为目标而建立的保护区域。在地质公园内,遵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实现了地质遗迹保护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因而也得以与世界遗产、人与生物圈共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的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计划。
一、“地质遗迹”我们都熟悉,除了它的名字
名山大川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收藏的化石、矿物晶体、观赏石、景观石是地质遗迹,普通一个小山包的基岩面有可能是“厉害”的金钉子剖面,当然也是重要的地质遗迹……
地质遗迹无处不在?
地球上的一山一水、一土一石都是地质遗迹?
当然不是啦!
在地球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才是地质遗迹!
呃……一般,地质学家把地质遗迹分为七大类:地层剖面、构造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矿物与矿床、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
根据它们的稀有程度、美观程度等指标,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五个等级: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市县级以下。
不同级别的地质遗迹可以申报不同等级的地质公园,从而成为认识地球的基地、成为旅游的圣地,成为家乡的名片。
目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已调查和登记我国省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3300余处。
二、珍贵的地质遗迹需要保护
地球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地球!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人类的欲望是如此的强烈、破坏力如此之大,发起“疯”来,很多重要的地质遗迹被破坏了、被占据了,科学家们失去了破译地球历史密码的机会!
地质学家们发出了他们声音——“地球的过去,其重要性决不亚于人类自身的历史,现在是保护珍贵的地质遗产的时候了”。——199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各级政府和学术团体的支持下,在法国南部迪尼(Digne)镇召开了“第一届保护我们的地质遗产国际讨论会”,会议通过了《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
三、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的庇护所
自美国1872年开始对自然遗产、生态环境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域开始,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各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护了一部分地质遗迹。但,大规模以地质遗迹保护、科普和利用为目标而建立的保护区域,是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地质公园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兼具有多种功能——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它的宗旨是: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它的任务有三:一是保护地质遗迹, 保护自然环境; 二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地学科学素质提高;三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级地质遗迹的庇护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人与生物圈一起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的三大地球家园保护计划。
1999年4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务委员会第156次会议提出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该计划是“每年在全世界建立20个世界地质公园,全球共建500个,并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
2000年,中国和欧洲率先进行了地质公园尝试,并在2003年开展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会,投票表决通过了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http://cn.globalgeopark.org/)办公室就设在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年11月,第3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批准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IGGP)章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诞生,原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全部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标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通用标徽
截至2015年10月,全球共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119个,分布在全球4个洲、3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46家、欧洲68家、美洲4家、非洲1家。以国家为单位,中国最多,有33家。
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图(资料来源于 世界地质公园网)
1、世界级地质遗迹在亚洲地质遗迹庇护所
中国(33)、印度尼西亚(2)、日本(8)、韩国(1)、马来西亚(1)、越南(1)。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在23个地区。
——河南(4):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
——江西(3):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
——四川(2):自贡世界地质公园;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
——内蒙古(2):克什腾世界地质公园;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
——安徽(2):黄山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2):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苍山世界地质公园;
——黑龙江(2):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北京/河北(1):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北京(1):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湖南(1):张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
——海南/广东(1):雷琼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1):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浙江(1):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福建(1):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山东(1):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陕西(1):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西(1):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福建(1):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香港(1):香港世界地质公园
——湖北(1):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青海(1):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甘肃(1):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贵州(1):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图(资料来源于 世界地质公园网)
(2)欧 洲(68)
西班牙(10)、意大利(10)、英国(6)、法国(5)、德国(5)、希腊(5)、葡萄牙(4)、奥地利(3)、冰岛(2)、爱尔兰(2)、挪威(2)、克罗地亚(1)、捷克(1)、芬兰(1 )、丹麦(1)、德国/波兰(1)、匈牙利(1)、匈牙利/斯洛伐克(1)、爱尔兰/北爱尔兰(1)、荷兰(1) 、罗马尼亚(1)、斯洛文尼亚(1) 、斯洛文尼亚/奥地利(1)、西土耳其(1)、塞浦路斯(1)。
(3)美 洲(4)
巴西(1)、加拿大(2)、乌拉圭(1)。
(4)非 洲(1)
摩洛哥(1)
(二)中国国家级地质遗迹的庇护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在中国,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标徽
截至2017年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已陆续批准命名国家地质公园201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网:http://cgn.cags.ac.cn/map)。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分布图(资料来源于 世界地质公园网)
(三)河南省的地质遗迹的庇护所——河南省地质公园
河南省地质遗迹丰富,地质公园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地质公园网络包括世界地质公园(4家)、国家地质公园(15家)和河南省省级地质公园(26家),三个等级。
河南省省级地质公园标徽
河南省的重要地质遗迹庇护所(资料来源于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