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旅游的家园,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
2017-04-19 14:39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策划背景

 1、策划过程

 我们河南省地矿局的旅游地学发展和地质公园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00年我们正式开展旅游地质资源调查工作;2001年申报了嵩山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建设了云台山地质博物馆;2003年申报了云台山、嵩山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成立了山水地质旅行社(服务);2005年在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成立了旅游地质调查中心(基础调查);2007年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始谋划全国地质遗迹调查项目;2008年开始承担了中国地调局地质遗迹调查示范项目的部分工作,现在仍然在承担;2009年成立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公司(资源开发),继而又创办了地质旅游杂志(宣传);2012年开始谋划郑州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项目(产业发展),同年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去年又改为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强力推进“地质技术服务”向“地质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2、产业园策划背景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的提出,河南地矿局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谋求出路:地矿行业职工多、服务产品少,职工收入主要依靠项目支撑,渠道单一,生存能力差。

(2)搭建平台:地质公园已经是中国旅游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但地质旅游一直没做好,主要原因是公园大多数是建立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试验田,无法进行真正的地质旅游。

(3)生态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精神的需求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深度旅游旅游者的需求,生态文明成为文化主题。

(4)发挥优势:文化产业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将起到关键作用,是国家支持的重要产业,而地质文化产业的推进将是地矿行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而我们地矿局又有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产业开发的独特优势。

 3、策划过程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2009年谋划了“河南嵩山地质博物院”项目,也是从地质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策划的,由于建设区域处于国家文物保护的核心,土地问题无法解决,导致该项目搁浅。

 2011年,郑州市宜居健康城规划出台,我们河南地矿局抓住机会,策划了紧邻宜居健康城的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该策划得到了地矿局、荥阳市政府、郑州市政府和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成为地矿局重点项目、荥阳市重点项目、郑州市重点项目和河南省重点项目。

 2013年,我们在万山分别发现了深层地热水和矿泉水,为地质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014年,我们又在万山开展了剖面类地质遗迹地质旅游示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及时进行了转化,为建设万山地质公园提供了资源保障条件。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概况

 1、区位交通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位于荥阳市南部万山—丁店水库一带,北临陇海西路,西临省道S232,东及东南为丁店水库,产业园面积10.1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市区乘车30分钟即可到达。

 2、策划的目标定位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总体目标定位是“以地质文化产业建设为龙头,集基础调查、矿产勘查、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多种展示手段于一体,具备乡村风貌、郊野特色、宗教朝拜、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专业实习、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养生养老等多种综合功能的核心城市近郊地质文化产业园区”。

 3、功能分区

 围绕旅游业(商、情、休、学、养、奇)的六大类型和“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要素。将产业园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即重返二叠纪地质公园园区、锶源农场区和地质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区。

4、规划构思

 针对上述目标定位,提出园区总的规划构思。一是让城市居民拥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体验自己种植、自己收获、自己加工、自食其力的乐趣;二是能够在此吃到特色的有机食品,住到地道的农家宾馆,沐浴天然的地热温泉;三是走山间小路、喝山泉(天然矿泉),挑战自行车运动极限;四是窥视二叠纪末期的各种异常,探秘生命大灭绝的地质事件;五是体验重返二叠纪4D影院,到寿山蜻蜓乐园放飞梦想,在百泉广场尽情游玩。六是购买地质特色的产品。

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主要的建设内容

 1、锶源农场

 位于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区的东部和南部的大量农田区,由农场综合服务区、大棚分场及服务区、化石林分场及服务站、药园分场及药品加工厂、茶山花海分场及养生茶加工厂、景观植物分场及管理站、地热谷养生休闲基地、矿泉水加工厂,锶源农场门区组成。

 2、地质公园(重返二叠纪)

 位于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西侧,由地质公园西广场、梧桐岭服务区、龙凤广场、重返二叠纪4D影院、华夏植物馆、寿山大蜻蜓乐园、龙街门区、大羽广场、黑匣子广场、长兴方舟广场、龙时代广场、生命足迹路、百泉广场、星光大道等组成。

 (1)地质公园基本情况

 拟建的万山地质公园以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主要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P-T剖面,古生物化石(觅食构造、核形石、蜗牛化石),典型矿产(砂岩矿产,矿泉水、地热),黄土裙地貌等。整个产业园区入口濒临陇海西路,地质公园根据本区的具体情况设在矿山环境治理示范区的入口(产业园区西门)。

万山地质公园为主题建设来自于“”万山P-T剖面项目的研究成果。   

  2014年,公司承担了中国地调局典型地质遗迹调查的协作项目“河南万山P-T剖面研究示范‘,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确立了万山的”科学地位“,由此而引发了向文化的延伸-建立地质公园。

 (2)地质公园主题策划

 如何从万山地质的角度来突出长寿文化,成为万山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在全面综合地质目前已有的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从长寿文化的视角来体现万山地区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各种异常现象和生物灭绝事件,来体现万山地区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和深层地热资源。来解读各种地质异常的”黑匣子“,来建造为生命渡灾避难的”长兴方舟“,来了解火山过后,苍凉大地上兴起的”恐龙世界“,来找寻历经灾难长寿亿年的老寿星。通过探秘和寻找过程,对二叠纪末期的生命大灭绝和三叠纪开始的恐龙繁盛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就是地质文化、地质旅游。同时,在探秘的过程中,登山路、喝矿泉,拓展训练,在营造地质文化的同时,又很好的体现了长寿文化,实现地质科学、地质文化、长寿文化、地质旅游的有机融合。

(3)设计思路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设计思路:通过一个隧道让游客重返2.5亿年前的二叠纪时代,尽览二叠纪时期生命的繁盛,又历经二叠纪末期极度震撼的生命大灭绝事件,体会恐龙在一片荒芜中再度繁荣,最终走进人类时代,体会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整体突出教育和游乐。

(4)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是地质公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万山吸引游客的核心。对入口广场的设计,我们针对这一地区是二叠纪中晚期平顶山砂岩的地质特点(华夏植物群),策划了一个“重返二叠纪”项目,也就是从地沉广场处打一个“隧道”到“华夏植物馆”的下部,在华夏植物馆的下部做一个4D影院,利用小火车通过百米长的隧道,把游客送到4D影院,影院内播放“重返二叠纪”4D电影,让游客从现代一下子穿越到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时代。再加上“华夏植物馆”的场景,更加深了游客“重返二叠纪”的映像。

(5)旅游线路区

 万山地质公园旅游线路起点为华夏植物馆出口的电瓶车停车场,由电瓶车把游客直接拉到大羽广场开始沿“二叠路”步行,历经芦木广场、鳞木广场、柯达广场,到黑匣子体验生物灭绝的异常事件,在长兴方舟上体会渡过灾难后的幸运,在龙时代广场,以全新的面貌(恐龙)进入到“三叠路”,体验三叠路上恐龙的诞生和繁荣,走出龙时代广场,沿着生命足迹路,历经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进入到“人类时代”。在充分享受“人类文明”的同时,追忆一下为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地质地理学家,把他们的名字永远隽刻在“地质星光大道”上,最后,在李四光、达尔文、徐霞客、张衡等诸多名人的世界里返回到寿山蜻蜓游乐园,再次回味一下二叠纪的生命盛景。

(6)黑匣子广场

 黑匣子是记忆飞机失事事件过程的专用工具,而在远古的地质历史时期,也发生过无数次的地质事件,其中,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是地质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那么,当时的生物是怎么灭绝的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生物灭绝的呢?生物灭绝的过程又是什么样呢?地质学家又是通过那些儿证据确定是生物灭绝事件的呢?这些证据都记录在万山孙家沟组的异常沉积中。也就是说这些异常沉积才是记忆生物灭绝事件的黑匣子。

(7)二叠方舟广场

 在圣经里,方舟是在宇宙大灭绝到来之前,帮助生命躲避灾难,度过劫难的工具。那么,在2.5亿年前的那场宇宙大灭绝事件中,帮助生命躲过劫难的“方舟”是什么样子呢?有哪些生命走进了方舟躲过了劫难呢?它们在劫难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未来的世界里它们又是如何的延续和发展呢?这些问题都会在“二叠方舟”内找到答案。

 在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中,兽孔目所以能够大量的保留下来,主要与它们善于打洞有关,在大规模岩浆喷发过程中,它们转入深深地洞穴内,躲过了这场劫难,洞穴才是它们渡灾避难的方舟。因此,方舟的设计主要突出地层特点。

 在广场的设计中,突出火山才是造成生物大灭绝的主要地质事件,因此,广场的北侧,利用崩塌堆积物形成的天然高地,设计一系列火山口,广场的地面也用岩浆岩铺设而成,没有登上方舟的生物,就被火山岩浆烧死而灭绝。登上方舟的生物,就避过了这场灾难。而最终登上方舟顶的,将成为长寿星。登上方舟的生物,我们预先设置了船舱,供这些生物居住,船舱名字就是这些生物的名字,此外,在船舱门口与,还要有这些动物的幻影成像和特点介绍,让游客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对这些动物进行了解。

(8)龙时代广场

   随着中生代的到来,生命将进入恐龙时代,在三叠纪时期,恐龙从诞生到繁盛,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而兽孔类则完全相反,由兴盛走向衰败。在龙时代广场上,通过对三叠纪各种恐龙和兽类的展示,使游客一睹三叠纪恐龙和兽类的风采。同时采用(恐龙、兽类)家族的展示理念,使这些展示更加具有人性化,更容易被游客所接受。

(9)生命足迹路

 从龙时代广场前行,通过生命大螺旋,来到生命足迹路。路上采用脚印的方式把三叠纪的兽孔类和恐龙足迹,侏罗纪的恐龙足迹,白垩纪的恐龙和鸟类足迹,古近纪的两栖犀、货币虫、蝙蝠类、鲸类等,新近纪的三趾马、有孔虫、珊瑚礁等,第四纪的人与大象等。其中:马的演化、大象的演化、人的演化是新生界的三大主题。

 3、地质文化产品交易市场

 位于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区北部,由园区主入口、五行广场、恐龙大道(汝阳黄河巨龙、巨型汝阳龙、南阳诸葛龙、西峡重爪龙、中原结节龙、刘店龙、岘山龙等)、宝玉石市场、地质标本加工厂、影视基地、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等组成。

 产业带动及示范意义

 1、提出了“地质文化+”的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主题之一,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愈来愈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我们国土资源部倡导建设的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科普基地以及市场上兴起的地质游乐园等都是典型的文化产业,但是,一直没有做为文化产业去发展。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的兴建,推出了“地质文化+产业”的概念,对推动地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意义。

 2、把地质文化和地质旅游作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地质公园在我国已经形成新的旅游品牌,但地质旅游产品的开发一直处于低级阶段,尤其是在把遗迹变成资源并进一步转化为产品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游客对地质景观 “地质”的关注度普遍较低。游客只知道山水美景而不知这就是地质景观。云台山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最为成功的地质公园之一,但真正知道公园科学内涵的只有少数人,更多的人仅仅知道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风景美丽而已。其它公园地质科学内涵的知名度就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地质旅游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地质公园缺乏“核心竞争力”。

 3、探索了“地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那么,要提高地质公园的核心竞争力,要使地质旅游可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针对公园的实际制定出地质旅游的特色主题,尤其要把地质科学、地质文化、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一起。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由河南省地矿局自行组织设计,在产品(大羽广场、黑匣子、长兴方舟、龙时代广场等等)设计过程中,将地质科学、地质文化、长寿文化、地质旅游有机的融为一体,对推动地质科学向地质文化、传统文化和地质旅游延伸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推进地质公园开展地质旅游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4、探索了对“基础类地质遗迹”保护的新方法

 从2008年开始,中国地调局就开始“全国地质遗迹调查”工作,历经六年,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取得的成果中,基础类地质遗迹占据的数量达到50%以上,但是,基础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地质公园(秦皇岛柳江、天津蓟县、浙江煤山等等)目前的前景都不见好,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质遗迹科学价值很高但观赏价值很差,无法得到普通游客的认可。而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正是剖面类地质遗迹开展地质旅游的一种尝试,他的建设期望能够对基础类地质公园如何开展地质旅游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探索了保护的新方法。

 5、扩大了地矿行业服务的新领域

 郑州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是地质旅游向地质旅游资源、景区开发建设的延伸,是水文地质向地热资源、地下水综合开发的延伸,是河南省地矿局水工环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种新探索。目前,中央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等建设目标,我们地矿行业也必须从新的视角思考。因此,建设万山地质文化产业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他不仅可以把地矿服务产品领域由单一的地质技术服务变为综合服务,增加地矿职工的就业范围,而且增加了职工的就业机会。

上一篇:解读矿物的环境(一):金刚石、煤炭

下一篇:如何收获地学科普这个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