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矿业
  • >
  • 问题出现?中方刚要夺回铁矿石定价权,西芒杜铁矿就出事暂停运营
问题出现?中方刚要夺回铁矿石定价权,西芒杜铁矿就出事暂停运营
2025-10-10 09:52 来源:硬核谈 编辑:矿材网

问题出现?中方刚要夺回铁矿石定价权,西芒杜铁矿就出事暂停运营

全球铁矿石市场最近风云突变,关键节点上出了状况。

中国刚想拿下定价主导权,西芒杜铁矿就突然停工,这感觉就像比赛关键时刻被人拔了电源线。

背后牵扯的利益纠葛,已经远不止买卖这么简单。

澳大利亚一直靠铁矿石协议赚钱,每年从中国拿下几百亿美元订单。

可以说,铁矿石就是澳大利亚经济的命根子,稍微有点动静全国都紧张。

数据显示,铁矿石出口额已经占到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额六成以上,依赖程度其实比表面还深。

中国钢铁企业长期被要求接受澳方“年度长协价”,价格一路上涨,最新报价达到每吨109.5美元,比市场现货价高出整整30美元。

算下来,中国每年得多付上百亿美元,这笔钱都能建好几座城市了。

以前定价权握在澳大利亚手里,中国只能被动接受。

但最近情况变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后,把原本分散的采购力量整合起来,一举打破了澳方的垄断局面。

中澳铁矿石谈判正因价格分歧僵持不下,中国突然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矿石,澳大利亚股市应声大跌。

伦敦属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价格波动幅度高达8%,多家矿企市值瞬间缩水。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赶紧喊话,说中国的决定“令人失望”,希望尽快恢复谈判。

这场面就像老掌柜被大客户突然撤单,难免有点慌。

西芒杜铁矿成了破局的关键。

这座位于几内亚的超级矿区储量50亿吨,品位超过67%,原计划2025年投产。

业内普遍认为它能对澳大利亚形成制衡。

但意外来得太快,西芒杜矿区突然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多名外籍工人遇难,项目被强制全面停工。

这已经是两个月内第二起重大事故。

事故原因至今没完整公布,中方企业魏桥等不得不暂停推进。

之前项目已经投入超过三百亿美元,原定今年11月首批发货。

这一停,等于中国争夺定价权的“战略命门”被人踩了刹车。

美国财政部曾公开表示要警惕中国用铁矿石结算挑战美元地位。

澳大利亚媒体也不断炒作几内亚项目的“安全隐患”,两边配合默契,拖住中国铁矿石投产进程,就像有人在关键时刻故意按下暂停键。

有观点认为,有些势力不愿看到中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

只要再拖半年,中国钢铁企业可能又得回头买澳大利亚的高价矿,澳方就能继续掌控局面。

这种做法,就像学生故意不交作业,等老师急了再谈条件。

铁矿石贸易背后其实是一场货币暗战。

过去全球铁矿石交易主要用美元计价,中国不仅得承担汇率风险,还让美元继续主导资源市场。

这次中国暂停美元结算,只对已到港矿石用人民币支付,意图非常明显——打破惯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最近中俄铁矿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提高到45%,两年内增长很快。

巴西淡水河谷也同意用人民币跟中国交易。

通过铁路、港口和数字支付系统,中国正在打造一条不靠航母护航的“钢铁丝绸之路”。

这条路靠的是资源、货币和市场形成闭环,像是一场摆脱旧规则的新游戏。

中国没有只押注铁矿石,而是在多项战略资源上布局。

2024年全国铁精矿产量达到3.9亿吨,自给率提高到23%,明年计划增至25%。

开拓非洲、巴西的新矿源让澳大利亚不再是唯一选择。

锂矿领域中国也在技术突围,新的盐湖提锂工艺成本比澳大利亚低近三成,已经落地阿根廷盐湖项目。

大豆贸易方面,巴西已将15%转用人民币结算。

这就像组建一支多管齐下的战队,光靠一个前锋不够,得全队配合才能赢。

另一方面,不少分析指出澳大利亚的“备胎阵容”并不理想。

印度钢铁产能排名虽然上升,但年产量还不及中国的零头,本国也有矿石资源,进口需求有限。

欧洲近年受能源危机影响,钢铁产业收缩,进口需求捉襟见肘。

其实中国才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大客户”,如果拒绝新规则,澳方可能逐步被边缘化。

澳大利亚现在处境两难,要么接受人民币结算,融入新体系,要么死守旧规,慢慢走向冷清。

值得一提的是,西芒杜铁矿事故是否与外部势力有关,业内看法不一。

有人担心这是对中国资源战略的“敲打”,有人则认为只是偶然事件,不必过度解读。

但无论如何,铁矿石已成为国际力量博弈的新战场。

如果中国能借西芒杜项目打破澳大利亚垄断,推动人民币结算全球化,美元霸权的根基就会多一道裂缝。

中国打出的“资源多元化组合拳”,并没有让澳大利亚彻底无路可走。

两国都站在转型关口,谁先适应新规则,谁就能赢得未来市场主导权。

从技术提升到供应链优化,从货币政策到国际谈判,每一步都像棋局中的精准落子。

这场铁矿石大战不只影响钢铁产业,更牵动全球贸易生态和货币格局。

资源定价权就像地盘的钥匙,谁握住了,谁就能定规则。

澳大利亚还想稳住老套路,重新拿回主动权;中国则布下多层防线,力争变被动为主动。

双方较量,不只是资金和技术的比拼,更是规则制定者和挑战者的对决。

当铁矿石合约第一次正式印上人民币标价,这不仅是一次贸易创新,更是推动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资源市场风起云涌,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几十年。

铸造新秩序,不靠运气,只看谁敢先迈出那一步。


上一篇:稀土勘查再突破,山东地矿五队为战略资源保障注入“齐鲁力量”

下一篇:藏格矿业盐湖提锂子公司拿到“锂矿”证 记者独家获悉:公司锂盐项目已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