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局韶关中心万侯多金属矿勘查项目取得重大成果
2025-09-23 08:50 来源:南方Plus 编辑:矿材网

日前,广东省地质局韶关地质调查中心(简称“韶关中心”)在韶关市武江区万侯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勘查项目中,攻克诸多难题,探明的多种矿产资源储量达到中大型规模,取得新一轮找矿重大突破。

目前,万侯多金属矿勘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累计完成钻孔105个,总进尺约3.7万米;探获钨、银、萤石3种矿产,达到中型矿床规模,铅、锌、铜、钽矿达到小型矿床规模。经初步前景分析评价,该矿区的钨矿、银矿、萤石矿还具备找到大型矿床的潜力。

技术人员开展地表调查测量岩层产状。张明 摄

据介绍,韶关中心承接的韶关市武江区万侯铜银铅锌多金属矿勘查项目于2024年6月启动,总投入约3900万元。项目组集结18名专业技术人员,历经14个多月奋战取得了上述成果。

韶关中心的前身是曾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提供铀原料的“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广东省地质局七○五地质大队。这支队伍在1965年创造了初级定向钻探技术,并推广金刚石钻探,使钻探效率提高18%。

项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勘查区地形复杂、植被茂密、覆盖层深厚,基岩出露条件差,给地质填图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面对难题,现场技术负责人黄仕浩主动扛起最艰巨的任务,带领团队深入深山腹地。他们顶着炎炎烈日,踏遍千沟万壑,每天徒步7至8公里,细致观察每一处地质现象,不放过任何关键线索。

高级工程师徐义洪担任项目技术指导,始终践行老地质专家“传帮带”的责任担当。他带领年轻技术人员穿梭于山林之间,手把手传授地质勘查技巧与实践经验。为获取精准的填图数据,他牵头反复分析资料,即便在蚊虫肆虐、气候多变的野外环境中,也常常加班至深夜,逐一对数据进行校验与修正。凭借这份执着与坚守,团队最终圆满完成矿区地质填图工作,为后续明确找矿方向提供了关键依据。

钻探施工现场。张明 摄

项目推进过程中,最多时有16台钻机同时施工,72名钻工全员投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地面条件复杂等多重压力,钻工团队实行“三班倒”制度,24小时连轴转,确保钻机不停工。

为保障施工安全,项目组不仅配备专职安全员每日开展安全检查,还在每台钻机上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24小时动态跟踪监管。自钻探施工启动一年多以来,项目实现人身伤害事故“零报告”,交出了安全与效率并重的亮眼答卷。

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深化万侯矿区勘查工作,进一步扩大勘查范围,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矿产资源情况开展精细化分析,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矿区矿产资源储量。


上一篇:钴矿机会来了?刚果钴配额风暴:全球四分之三供应被砍半

下一篇:原油价格震荡,国内成品油调价或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