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豁免石墨关税:一场牵动全球产业链的“战略博弈”
2025-09-16 15:14 来源:中国矿业报社国际矿业研究室 编辑:矿材网

 2025年9月8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对石墨实施关税豁免,逆转了仅两个月前对我国石墨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决定?实际上,美国近年来已多次对石墨等关键矿产政策进行调整,在“供应链安全”与“产业现实”之间不断摇摆?美石墨政策的转变,折射出美国在石墨等关键矿产领域对外的深度依赖,也凸显了全球关键矿产争夺日趋激烈的复杂局面。


图片


美国石墨相关政策频繁调整


01

美国石墨关税新政落地


 2025年9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石墨等关键属实施关税豁免,这一决定距7月17日美商务部宣布对我国阳极级石墨征收93.5%反倾销税仅过去53天。具体而言,此次豁免政策对天然石墨的关税豁免持续至2027年底,合成石墨则享受无期限豁免但需接受最终用途审查。豁免政策发布前,所有含碳量≥90%的天然及合成石墨制品的实际关税税率曾一度飙升至160%。此次石墨等关键矿产政策的急速转向在华盛顿引发轩然大波,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AAMP)公开指责政府“向中国供应链低头”,而特斯拉、通用等车企股价应声上涨,其中特斯拉单日涨幅达4.2%,市场将此解读为“新能源供应链的松绑信号”。


02

关键矿产清单和关税是美石墨政策两大抓手


 一是拜登政府时期美石墨政策侧重“以补促产”。2022年,拜登政府根据《国防生产法》将石墨列入23种关键金属清单,强调其“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属性。随后通过的《两党基础设施法》《通胀削减法案》累计投入超350亿美元支持电池材料生产,2023年7月17日,拜登政府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向GraphiteOne公司的阿拉斯加石墨项目拨款3750万美元以支持项目建设。


图片

 

 二是特朗普政府石墨政策强调“以税施压”。2025年6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将来自中国天然石墨的关税税率从0%提高到25%,同年7月更是祭出160%的综合税率,试图通过高关税倒逼供应链转移。但这种激进策略遭到美国国内产业界强烈反对,现实压力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连续调整政策,形成了“加税-抗议-豁免”的循环模式,仅《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池材料的原产地限制就经历了三次延期,最新宽限期延至2026年底。这种政策摇摆导致美国本土石墨产能建设进度滞后,目前还未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美石墨政策调整体现其安全需求与现实约束的博弈


01

美石墨产供链受多种因素制约存在结构性缺陷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几乎停止本土石墨生产,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数据,美国天然石墨储量约为126万吨,全球占比不到1%。同时美国本土石墨产业规模较小,产能提升缓慢。例如,美国最大石墨企业Westwater Resources的工厂预计2026年产能仅1.25万吨,甚至不及我国单月石墨出口量。此外,美国本土缺乏高纯度石墨加工能力,尤其是用于锂电池的球形石墨制备技术。美国能源部测算显示,美本土石墨加工产能缺口达85%,至少需要5年技术爬坡期才能形成有效供给。


02

美石墨产业受限于环保等因素无法形成规模产能


美国天然石墨储量排名全球第九,其优质矿床主要分布在阿拉斯加等生态敏感地区。美相关法律法规对开采有严格规定,除需提交特殊许可申请外,还需提交详细的土地使用计划和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周期通常长达2-3年。GraphiteOne公司的阿拉斯加Graphite Creek项目号称美国最大石墨矿床,但其从发现到投产耗时超过8年,即便曾获美政府拨款支持,预计也要等到2028年才能实现规模化供应。


工地, 挖掘机, 工作, 行业, 建造, 机械, 建筑工人, 沙


03

美石墨供应链多元化尝试进展缓慢


美国在石墨等关键矿产领域积极推行“友岸外包”、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等,但仍不得不面对中国在石墨产供链的不可替代的现实。例如,莫桑比克虽拥有优质石墨矿,但缺乏深加工能力,出口产品多为初级矿石;加拿大Titan矿业的Kilbourne矿2025年产能仅为1.2万吨,不足美国年需求量的5%。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我国在全球石墨精炼市场的份额仍将超过70%,而这种不可替代性正是美国不得不豁免关税的底层逻辑。


美石墨政策调整将影响全球供应链布局和能源转型


01

美石墨关税豁免试图在短期缓冲供需矛盾


美国对石墨关税政策从加征160%关税到选择性豁免的“战略回转”深刻揭示了全球关键矿产和能源转型博弈的复杂本质。咨询公司CRU测算显示,160%的关税曾使电动汽车电池电芯每千瓦时成本增加7美元,若维持这一税率,每辆车的电池成本可能上涨1000美元以上。豁免政策实施后,特斯拉等企业迅速调整采购计划,其德州工厂的石墨库存周期从120天缩短至90天,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Model3生产成本可降低3%。这种成本优化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的关键节点尤为重要,避免了“补贴退坡+材料涨价”的双重打击。


02

未来石墨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将不断加速


在美频繁调整石墨政策的背景下,各国已纷纷行动以“区域化供应链”提升自身产供链韧性。韩国LG新能源已启动加拿大魁北克石墨加工厂建设,预计2027年产能达10万吨;欧洲电池联盟则采取“技术换资源”策略,与非洲矿业集团签署20万吨石墨的长期供应协议,同时输出精炼技术。Roskill咨询公司预计,亚洲至北美、欧洲的石墨运输成本将因中转增加20%,而区域内运输(如欧洲本土)成本仅增5%-10%。这种差异将推动形成北美、欧洲、亚洲三大石墨加工中心。


图片


03

对我国石墨产业短期利好但长期竞争可能加剧


 2025年7月我国石墨出口量为48138吨,同比增加13%,其中对美出口在政策预期影响下环比增长8%。由于出口管制措施,对美石墨出口量仅为2024年同期的15%。长期来看,石墨产业竞争已从上游资源端向下游加工技术与消费市场扩展。我国石墨企业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溢价”转型,并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上一篇: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岩体力学与环境地质学家王思敬院士逝世

下一篇:传感器真实数据“一键替换”!贵州这家煤矿“调包”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