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金南教授:地质生态治理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
2018-03-07 09:49 来源:黄金报 编辑:矿材网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就是让环境恢复到平衡的状态,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从宏观上、科学地进行治理。”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南在接受《中国黄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质生态治理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长久以来,矿业开发都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何进行有效治理,一直是矿业企业的难题。童金南认为,要做好地质生态治理,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态。不仅地质工作者要明白什么是生态,基层管理部门也要知道什么是生态。“生态就是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最高级形态。”他说。 

 

  童金南表示,当前的地质生态治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在治理上并不考虑其长期性,虽然短期内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但是经受不住长时间的考验。生态系统恢复并不是想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遵循科学规律。


  “比如,有些矿业企业在进行矿业开发时挖出巨大的矿坑,在治理时就将其改造成景观湖,并在周边种植景观树木。但是由于某些地区并不适合这类树木的生长,导致生态修复无法持久,就是因为其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童金南说。


  当前,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矿业企业始终将矿山生态修复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逐步改变传统矿山的粗放式开采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矿山建设,尽可能地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贵州锦丰金矿矿区内的道路均没有做硬化处理,就是为了在闭矿以后尽可能地恢复原来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童金南认为,矿山地质生态治理应遵循顺其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必须对周边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后制定治理方案。

上一篇:各省地勘局今年的财政拨款都出来了!看看你们单位如何?

下一篇:“三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