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矿材网,纵览行业事
1.古生物学家首次发现白垩纪琥珀中的甲壳动物
中奥加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一枚距今约1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它们的介壳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特定的种类会出现在特定的地质时期,常常被用来判定地层的年龄。
2.我国近五年新增国际海底区域矿区8.6万平方公里
近日,从国家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5年,我国新增国际海底区域矿区8.6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海底矿种最全、矿区最多的国家。
3.上海今年中小河道要全面消除黑臭
上海2018年将启动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坚持水岸联动、干支流联治,全面推进苏州河两岸污染治理、防汛墙改造等工程。
4.甘肃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甘肃印发《甘肃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有关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
5.“2+26”城将执行特别排放限值
环保部近日发出通知,3月1日起,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逾期达不到的,将责令企业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经批准后可责令停业、关闭。
6.镇江口岸进口铁矿石首破千万吨大关
江苏镇江口岸2017年进口铁矿270批共计1017万吨,镇江口岸进口铁矿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经镇江检疫局检验发现,300多万吨不合格,有力地保障了进口企业的利益。
7.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建设基本完成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万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建设已基本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形成监测层位清晰、技术手段先进、监测设施完备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
8.鄂阳页1HF井填补国内低压页岩气试采工艺空白
近日,鄂阳页1HF井水平井钻井压裂试气成果通过现场验收和成果鉴定,通过该井的实施,首次在低压复杂构造区实现了高产工业气流,填补了国内低压页岩气试采工艺的空白。
9.全国煤矿数量已减至7000处左右
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全国煤矿数量已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到2017年的7000处,2020年底,将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10.“白色石墨烯”可大幅提升陶瓷材料性能
美国科学家提出在陶瓷材料里掺入纳米材料“白色石墨烯”,可大幅提升陶瓷材料的强度、耐热、耐辐射等能力,有潜力用于核工业、航天等需要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