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2017年(第三届)中国建筑铝型材二十强和中国铜板带十强企业评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评审活动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应会员企业自发要求而开展,并于2016年8月17日经加工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表决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章吉林出席发布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靳海明主持会议。
范顺科就中国铜、铝加工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2016年,我国铜、铝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铜、铝材产量均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不仅是铜、铝加工业大国,且在部分领域已经成为强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别是产能装备优势、产品竞争优势、市场容量优势。
范顺科强调,我国铜、铝加工产业在快速发展和由大转强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基础研究与创新不足、对下游需求的关注和开发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中低端产能过剩、企业与资本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等,但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未来几年铜、铝加工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大前提。
章吉林宣读了本次评审结果,并详细介绍了评审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目的。他介绍,本次评审活动完全遵从自愿、免费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开展主要目的首先是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目标的实现;其次是为了树立行业典型和标杆,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朝质量效益型转变;第三是向国内外市场推荐中国建筑铝型材和铜板带材行业最具实力的品牌和一批企业,扶优扶强,为优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本次评审活动以专家小组统一打分、评审组综合汇总、评审专家委员会表决通过的方式进行。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评审活动在继续强调企业产能、产量等规模性指标的同时,增加了技术创新、标准、质量、品牌、环保、效益等指标的权重,以引导企业由规模扩张型向创新、质量、效益、品牌型转变;评审程序以专业小组集中讨论,统一打分,并通过专家委员会表决通过的方式;对于申报材料中存疑数据的确认,改变上届所采取的组织专家亲赴企业实地考查确认方式,代之以邀请企业当面集中质询确定的方式。
发布会还邀请了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泗、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玉金、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刘建辉、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丁三莲、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发展部部长张耀、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纪庆分别代表获奖企业对企业情况进行介绍,并发表获奖感言。(记者于璐 刘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