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太经济框架”(IPEF)启动,美国正式在亚洲竖起了对抗中国的大旗,作为美国的“工具人”,有一个国家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澳大利亚。
不是因为他很强,而是因为他很坏,尤其是在美国各种假宣传的影响下,这个国家已经不是左右摇摆,而是在“吃饭砸锅”的路上越走越远。
所谓的“专业”,最近有两个事情澳大利亚急需中国的帮助:
一是目前澳大利亚棉花已经全部收割完毕,约560万包棉花,价值达到创纪录的45亿美元。
以往的时候,澳棉七成都销往了我国,不过自从2020年10月以后,中国基本上买得很少了。
为此,澳大利亚把目标锁定在了印尼、越南、土耳其等其他国家。可惜随着全球经济陷入疲软状态,又想回到中国。
ABC援引黄金海岸会议中奥兰国际CEO的话称,当前中国棉花储备已降至历史地位,而且两国关系的缓和能够让澳棉充分进入中国市场。
以往的时候,中国是澳棉的“天然花园”,是最有价值的目的地,澳大利亚棉花公司老板也认为,恢复与中国的贸易对澳大利亚棉花是有意义的。
昆士兰奥基棉花田
二是,全球经济因通胀放缓,尤其是西方国家可能陷入衰退的窘境,澳媒《悉尼先锋晨报》刊文说,中国会在后期出台更多刺激经济措施,能够改善澳大利亚矿石资源出口。
文章说,大宗商品市场暗淡,占全球原材料需求50%以上的中国将为澳大利亚价值4000亿美元的资源行业提供一定的保护。
文中举例,迄今为止,中国是澳大利亚最赚钱的出口产品——铁矿石的最大客户。仅2021年,中国就为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带来1260亿美元收入。
澳大利亚“钱袋子”——力拓也表示,中国没有经历与美国或欧洲国家相同的通胀压力,对力拓来说是个好消息。
不仅如此,该媒体援引了一些数据:
2008和2009年,在刺激活动的支持下,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分别增长了16%和41%。中国的镍需求在2008年下降了13%,但2009年显着增长。
因此,文章认为虽然当前全球经济没有金融危机严重,但中国依然是最好的需求市场。
西澳铁矿石开采
显然,在现实问题上,澳大利亚似乎认命一般,当然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表达也都表达出来相同的观点——澳大利亚离不开中国市场。
但要说要与我国和好,这个概率很低,我们不排除澳大利亚用卖东西的钱对付我们。
最近澳大利亚国内搞了一个调查,来自澳大利亚研究院,竟然说“中国未来会入侵澳大利亚”,这个事情还被媒体推上了舆论,这是什么心态。
可见美国已经把澳大利亚忽悠地找不着北了,以至于现在澳大利亚国防部现在做预案说,东海、南海要是有事,澳大利亚90%的燃料面临进口困境。
现在的局面是,澳政府层面:贸易上确实需要中国,但自己不会先低头,因为我没错;民间:企业希望政府赶紧解决问题,老百姓被美国忽悠认为和中国交往要谨慎。
所以说澳大利亚认清的现实,并不是简单地认为要和我们好好的,而是怎么样既能把商品卖到中国,又能和美国穿一条裤子的时候,中国不会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