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人间四月芳菲天,让我们走进河南地质公园(二)
人间四月芳菲天,让我们走进河南地质公园(二)
2022-04-13 10:08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张忠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理事、《地质论评》编委,河南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主要从事全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旅游地学调查研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和地学旅游产业的策划等工作。


1

解读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杜甫、李白齐名,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诗人写这首诗时,是在被贬为江州司马的任上。登庐山大林寺时已届孟夏,正芳菲落尽的时候,和诗人的心境十分相像,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片始盛的桃花,始所未料的春景激起了诗人太多的惊异和欣喜,使得抑郁的心情豁然开朗,想象的翅膀一下子飞腾起来,成就了这首千古名句。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的大意是: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

联想到河南的地质公园


 近年来,河南各地先后建设了40余处地质公园,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省级地质公园及矿山公园若干处。我就在想,当平地上四月正是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位于山野的地质公园内又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是不是也像白居易笔下的庐山大林寺一样,在百花齐放、桃花盛开呢?上一集我们介绍了河南的世界级和国家级地质公园,介绍了公园里春的气息所呈现的古诗词魅力。这一集我们继续走进河南的省级地质公园,去寻找在平原上已经凋零的百花和公园里一片片正在盛开的桃花。



3

走进省级地质公园

感受山中正在盛开的《桃花》



 1、走进芒砀山,感受红色“风暴岩”永不凋零的桃花


 昔日的芒砀山因长年开山采石变得满目疮痍,大量废弃矿坑,不仅破坏了地形地貌,而且污染了水体,留下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给当地居民及游人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改变芒砀山“残山废水”的现实状况,把芒砀山变成“金山银山”,永城市人民政府在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决定运用“地质+”“+文化”“+生态”的理念,通过建设地质公园来实现“既改变了环境、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治理目标。并针对公园的具体现状,精心策划了“五段六门”文旅格局。



 芒砀山的山体主要由两种岩石构成,一种是碳酸盐岩(俗称石灰岩),主要分布在芒砀群山的南部;一种是花岗岩,主要分布在芒砀群山的北部。而芒砀群山的主山,南北向延伸的芒砀山则由两种岩石构成,南段为碳酸盐岩,北段为花岗岩,由此才诞生了“刘邦斩蛇起义”的传说故事。



 在芒砀群山南部的碳酸盐岩山体中,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岩石叫竹叶状灰岩,由于他是远古风暴作用形成的,地质学家也叫“风暴岩”,这种岩石虽然其结构十分独特,但由于化学成分不适合做水泥,故在开采过程中,常常被保留下来,成为地质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芒砀山“永不凋零的桃花园”。



 2、走进桐柏山,感受造山运动鞘褶皱形成的《桃花洞》


 桐柏山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是淮河的发源地,山体森林茂盛有“天然氧吧”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原著名旅游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整个地质公园分为水帘洞、淮河源和桃花洞三个景区,佛教学院、松云湖、太阳城、水帘洞、太白顶、六盘谷、桃花洞、香炉垛八个景群。



 桐柏山的典型地质遗迹包括:地质构造行迹、鞘褶皱等洞穴景观、淮汉鸳鸯池等水体景观以及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而由鞘褶皱洞穴形成的桃花洞与周边盛开的桃花相辅相成,成为桐柏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走进新县大别山,感受山南山北景色迥异的《百花园》


 “一山一乾坤,一水一天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踏春的人们,总能在美好的景物中汲取到愉悦的因子,春天到来,新县的大别山地质公园便成为了花的海洋、石头的王国,徜徉在地质公园的花海石国,不仅能够体验到缤纷中的绚烂和袭人的香气,更能够感受到岩石的刚强与嬗变。“谈大别、观花海、品石韵、尝美食”,新县地质公园将为您开启美丽亮眼的春旅。


 如果仅从县城的角度讲,我认为新县县城就是一座极具地质特色的地质公园,“水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绿中、人在画中”是对新县县城的真实写照。


 地质公园包括了新县境内的金兰山、江淮岭、黄毛尖三个园区,卧佛山、江淮岭、香山湖、金兰山、连康山、九龙潭、西大山、黄毛尖、白云山九个景区。金兰山、江淮岭、黄毛尖、腊树堂榴辉岩、花岗岩象形石、南北坡迥异的植被面貌、许世友将军墓、鄂豫皖苏区首府等等,是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自然文化景观;大别山干部学校是河南省著名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4、牵手邓州杏山的春天,感受丹水映衬下的《山花烂漫》


 这里是医圣张仲景“采药制药”启蒙的课堂,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让杏山成为中药材的宝库;是南水北调的“大水缸碧”,波千顷的丹江水通过水龙头(渠首)集结,从此惜别故土、浩浩北上;是范仲淹“忧乐精神”的传承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激荡四方;是文化渊源流长的楚国故地,蜿蜒曲折的楚长城,刀光剑影的古战场;是唐宋时期“邓瓷”的发源地,彰显古瓷国器的风骨轩昂;是充满了神奇地质故事的地质公园,各种典型的地质遗迹造就了杏山的自然文化传奇,谱写了杏山人类历史的辉煌。



 5、春日走进汝州地质公园,感受山寺桃花冰火相伴


 “一冷一热一怪坡,一山一寺汝瓷特”,这就是汝州地质公园的特色。“一冷”是指蟒川镇罗圈村一带6亿年前的古冰川遗迹;“一热”是指温泉镇的地热温泉;“一怪坡”是指骑岭乡东北部,北依大槐山,南邻雪窑村附近的一段“上坡如下坡、下坡如上坡”的山坡;“一山”是指大红寨,汝州知名景区;“一寺”是指风穴寺,汝州境内最为著名的寺庙;“汝瓷”是汝州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青瓷为主,具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的特色,目前汝州已经打造成“汝瓷小镇”,进行产业振兴。



 6、在跑马岭百花争艳的春天里,让“地质遗迹”牵手感恩文化


 江海浩瀚,源自涓涓细流;天地繁茂,始于日月之光;无垒土何来高峰,无春种哪有冬藏。谷穗垂首,呈感恩大地滋养之态;羔羊跪乳,作感恩母亲哺育之状。故万物生灵,皆须有感恩之心。


 河南卫辉跑马岭是一座以地质为特色的地质文化公园,滴水洞是一座人工岩洞,是公园最主要的地质文化景观,常年滴水不断,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意,与感恩文化、感恩教育结合起来,打造自然文化感恩教育基地。成为我国地质公园中的一个文化“品牌”。



 7、在卢氏玉皇山地质公园里,和春天来一次浪漫的幽会


 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卢氏县,以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国内罕见的森林覆盖率被专家誉为“中原绿宝石”、“河南后花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34%,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平均负氧离子含量高达6000个。其中玉皇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典型丰富,而且森林覆盖率高达99.9%,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0万多个,是十分罕见的地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玉皇山,和春天来一次浪漫的幽会。



 8、走进宜阳花果山,和孙悟空一起去欣赏春天的“蟠桃花”


 由花岗岩构成的宜阳花果山,象形石是其主要的旅游景观,而由花岗岩风化沃土培育的繁杂的植物,和象形石相辅相成,构成了花果山地质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走进禹州,感受盛开在岩石中的“华夏植物群化石”


 华夏之物群地质公园位于禹州市神垕镇、磨街乡,以二叠纪含煤地层及所含的华夏植物群化石和钧瓷文化产业为主,由大风口、大鸿寨两个园区组成。华夏植物是盛开在含煤地层中的“岩石之花”。



 10、走进兰考黄河湾,感受泡桐乐器弹奏的“富民曲


 中原地区无沙漠,但中原地区的沙地和沙丘并不罕见,在宽广的河道内,在河流的转弯处,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作用,常常会有不同规模的沙地或沙丘,位于兰考的“黄河湾”是万里黄河的最后一道弯,在弯的外侧的兰考一带,由于历史上黄河泛滥的原因,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地(古河道等),如今,在沙地上遍布的泡桐林就是当年中国县委书记的模范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防沙治沙的成果表现,如今,这些泡桐又称为制作乐器的高档材料,在位于兰考县的徐场村,村民们就地取材,用泡桐製作古琴、古箏,賣向全國,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乐器村,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经典乐章”。



 11、走进淮阳龙湖,感受黄河泛滥沃土上盛开的“荷花”


 淮阳龙湖是历史上黄河泛滥留下的古河道遗迹,黄河携带的、富含矿物质的泥沙沉积在这片辽阔土地上,跟这个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富饶的耕地,今天,被这片沃土滋养的、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龙湖,已是遍布荷花,并于周边和湖中的诸多名胜古迹(湖中有画卦台弦歌台、陈楚故城等;湖边有太昊伏羲陵、我国最早的古城址平粮台)相映成辉。形成了“湖中有城,城中有湖,湖水环抱古城,古城屹立水中,湖城全在绿中”的内陆奇观,中原名珠。淮阳龙湖既是国家湿地公园,又是省级地质公园,目前正在打造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5A景区。



结束语


如果说旅游是行万里路

那么,地球科学旅游

地学文化旅游

地学生态旅游就是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但是我们知道

地学旅游涉及天文学

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历史学

以及不同的自然与文化等

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体系

而要认知他们

就必须走进大自然

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这些遗迹

遗址和遗产的奥秘

你只有了解了他们

认识了他们

才会喜欢他们进而爱他们

才会有我们地球的

“绿色星球”、“诗与远方” 

科学普及的路还很长很长

地球的浪漫故事还很多很多

万物会说话的时代已经到来

生命高吭着拼搏的赞歌

灾害激发出人类对环境的热爱

地貌描绘出壮丽的山河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们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清明踏青季,走进河南地质公园(一),感受春的气息和古诗词的魅力

下一篇:人文地质|感受千眼菩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