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生物“移民”的通道
2017-09-07 15:09 来源:中国海洋报 编辑:矿材网

 提起小龙虾,人们往往垂涎欲滴,然而鲜有人知,它是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从日本“非法移民”中国的,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幸而被送上了“餐桌”,否则,要消灭它们还真不容易。


 资料显示,至今,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00多种,基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每年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为保护海洋生态,抵御海洋生物“移民”,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过境防火墙”的研究,卓有成效。


为“异国”海水做“体检”


 清晨8点,一辆标有“上海海洋大学船舶压载水检测实验室”字样的汽车缓缓驶进了港口。上海海洋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李倩从车上下来,拿着一张海港边防检查站出具的“登轮许可证”,迈向了—艘挂有美国国旗的船舶。


 “我这算是‘出境’了,”李倩笑着对记者说。她在用熟练的英文和大副交流了几句,便手脚并用,钻进了这艘船舶的底舱。过了一个小时,她又爬了出来,带着几个装着海水的玻璃瓶。


“这是不同压载舱内的海水,”顾不上擦去脸边的汗水,她急匆匆地回到了车上。“我们需要对这些海水进行检测,以确定它是否能够在我国的海域排放。”


 根据国际法,李倩在他国船舶上“走了一遭”,为“异国”的海水做“体检”,意在我国的海洋免受生物入侵。


 远洋船上的外来“杀手”


 为什么要对船舶上的海水进行检测?上海海洋大学吴惠仙教授解释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海洋外来生物入侵主要来自远洋航运船舶。压载水中携带的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休眠卵以及幼体等各类水生生物,卸载到排放地水域后,如果环境适宜,就会大量繁殖,影响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甚至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


 吴惠仙介绍,鼎鼎有名的福寿螺、水葫芦、巴西龟等等,这些都是外来入侵物种。它们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面对海洋“杀手”的入侵,一场海洋生态保卫战已经的响。“我们已经认识倒了外来物种引起的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问题”,吴惠仙说,“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严防并治理外来物种入侵。为此我们马不停蹄的开展研究,希望能为海洋生态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构筑“过境防火墙”


 为了减少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国际海事组织在2004年2月13日通赤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这项公约将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实施。


 相对美国、英国、荷兰等海洋大国对海洋外来外物入侵的应对机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但得欣慰的是,海洋专家们奋起直追,至今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我们的检测车就是一个移动检测平台,它可同时搭载5名检测员跟车采样检测,目前已配备各种设备,可满足检测工作的需求。这些压载水是否安全,这台检测车很快就会告诉我们答案,”吴惠仙自信地说。


  经过监测,李倩告诉吴教授,刚才采集到的压载水,其水化指标和含有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指标均符合排放标准,按照规定,这些压载水可在港口排放。


 吴惠仙说:“《公约》实施后,如果检测到他国船舶的压载水不符合标准,将会有相应的海关执法人员,对这些不合格的压载水加强管理。”


 据吴惠仙介绍,压载水检测车是上海海洋大学压载水检测实验室的一部分。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具有国际互认资质的专业压载水检测实验室。根据国际相关法律和技术要求,实验室专事研究外来海洋物种入侵的防治,对于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船舶压载水的生态风险评估、制定压载水相关标准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01300000335934127417958281548.jpg


上一篇:共享单车热盼车胎标准

下一篇:祥云飞龙湿法铅冶炼工艺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