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10时30分,室外气温达35摄氏度。华东油气分公司泰州采油厂捞油修井班3名员工捞完一口井的油,立刻转战祝6井,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立井架、井口对接等捞油前期准备工作。员工张波说:“我们班的理念是‘能捞的油一滴都不剩’。”
该班成立300天,共计捞油8897吨,修井及措施作业15口井,节约作业费用150多万元。
采油厂深化改革 26人干所有捞油活儿
2015年9月以前,泰州采油厂所有油井的修井施工均由乙方单位负责。原金湖采油管理区经理于雪峰找到厂领导,时任修井班长的他,说出了“自己能干的活儿自己干”的想法。
9月28日,在于雪峰的带领下,腰12井机抽转捞油施工顺利完成,金湖捞油修井班正式成立。此后,于雪峰带领6名班员,出色完成吕3-3等3口井的作业施工,节约修井费用12万元。
2016年,泰州采油厂改革逐步深化,组建专业班组,撤销采油管理区成为该厂“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改革的一步。为全面开展捞油修井工作,采油厂在集团公司统一协调下,从东北石油局和华北石油局闲置设备中挑选了4辆捞油车。于雪峰和班组成员一边维护这些车辆,一边把捞油技术传授给其他两个采油管理区的员工。
2016年10月24日,采油厂成立第一个专业化班组的红头文件正式下发:原草舍、帅垛和金湖等3个采油管理区的26名捞油人员要负责全厂所有捞油井的捞油作业和相关修井作业任务。
低效井里的油 捞得一滴不剩
“我想请厂地质所的专家调研金湖班站的40口捞油井,看看有没有可补开的层位,捞点儿油。”2017年初,泰州采油厂改革深入推进,四个采油管理区全部撤销,采油班站和多个专业化班站相继成立,于雪峰又一次找到厂领导。
很快,地质所专家提供了补孔方案,大伙儿都很兴奋,4天就把吕1-15、钱1-2和新深2等7口井的补孔作业干完,实现每日增加捞油量两吨,节约作业费用10万元。
从该班成立至今,他们一边干一边分析,采油厂捞油井数量从80口降至57口。“这些低效井里的油,我们要捞得一滴不剩。”看到不断增加的捞油量,于雪峰笑了。
为进一步做好捞油工作,于雪峰又和吕序荣、陈林等班员编制新的捞油交接方案,实现4个班的捞油修井工作成绩全部通过商品油量的指标衡量、考核。
“新的交接方案,将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的要求。只要我们的月捞油量每超过分配油量1吨,绩效就会提高1%。”班员朱荣一边写交接单一边说。
省下就是赚到 千方百计省钱
捞油修井班成立以来,从未发生因设备故障影响捞油修井进度的施工。在完成捞油、修井作业后,设备保养成了班组的重点工作。
2016年的一天,刚从井内提出油抽子的张露露对班长管小林提出更换抽汲胶皮的建议。“下一抽我少放20米沉没度,再抽一下,每个胶皮咱们多抽几次,一年能省下不少胶皮呢!”管小林认同他的观点。据统计,这个小小的举动,平均每天节约1个胶皮,一年节约费用5万元。
如今,捞油修井班成员个个都有“省下就是赚到”的观念,不断寻找省钱妙招。在茅12井修井检泵作业过程中,班员用闲置注水泵代替压裂车,完成液压锚定式泄油器与管柱的锚定工作,节约压裂车使用费用1.2万元;江苏地区水网密集,很多捞油井在岛上,他们在平板船上安装手动起降式跳板,提高作业效率。
他们对班组内有B2级以上驾驶证但无内部驾驶员上岗证的员工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实现捞油修井工集多种技能于一身。“员工一专多能,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强了员工的业务能力。”吕序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