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定南县富田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沟壑纵横的0.42平方公里矿区,通过实施地形整治、护坡绿化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些山坡过去是采矿场的废弃矿山,十分荒凉。近几年,政府开始进行治理,造起了生态景观林,慢慢恢复了生态。
江西定南县经过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目前该县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项目建成后,不仅矿区生态环境大有改观,还为该县新增工业用地近2000亩,缓解了工业园用地不足的矛盾,同时减少了对东江源水质的影响,确保东江下游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同样是江西省,信丰县龙舌村的万亩果园,原本都是稀土开采后的“江南沙漠”。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打击和取缔非法稀土开采、原地浸矿行为,实施矿区修复等,并按照“谁投入、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开发治理废弃稀土矿山,让一度寸草不长的沟壑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聚宝盆”。
定南、信丰县废弃稀土矿山复绿只是江西省通过水土保持改善生态,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稀土生产重镇——江西省赣州市累计完成稀土矿山复绿面积1.89万亩,治理区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到52.6%;为加强赣江、东江源头保护,累计投入治理水土流失资金约6.41亿元,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0%以上。
综上来看,在做好废弃稀土矿山复绿,政府积极引导,逐步建立起“谁投入、谁受益”的废弃稀土矿山复绿的多元化治理渠道,至关重要。政府针对废弃稀土矿山,采用挖填方、削坡、平整、复绿等工程手段,把生态环境修复与土地功能恢复等相结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稀土矿山恢复利用、环境恢复整治有机统一。
通过废弃矿山复绿,一方面可以改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对水土流失的废弃矿山和坡度较陡的废弃矿山宕面,采用绿树种植和平整加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复治理,提升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对历史遗留损毁稀土矿山用地,可以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导向实施生态修复,通过土地平整、矿山复绿和景观设计,建造集植物园、花果园和农业观光园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湿地公园。
事实上,大力实施废弃稀土矿山复绿,是利国利民之举。2016年3月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进行部署。在《中国制造2025》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建设绿色工厂列为重点工作,也提出了“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的目标。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对引领稀土产业走进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至上,绿色发展,这不仅是口号,更是绿色发展的命令和行动号角。实施废弃稀土矿山复绿,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政治的底线,也是经济发展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