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
核19日下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暨“河湖源科考”在拉萨正式启动,这也是继今年6月在藏北展开“江湖源科考”后的又一重大科考行动,科考地主要集中在西藏的阿里地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参加科学考察的全体科研人员、青年学生和保障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希望参加考察研究的全体科研专家、青年学生和保障人员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让青藏高原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宣布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
科考目光从“中华水塔”到“亚洲水塔”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相比南极、北极,它是唯一有着人类丰富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与“江湖源科考”聚焦“中华水塔”不同的是,这次“河湖源”更多聚焦“亚洲水塔”。
“亚洲水塔”指的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有众多的高山山脉,分布着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群,滋润了数量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此次考察地点就将以“亚洲水塔”为核心,包括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杰玛央宗冰川、纳木那尼冰川等。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队长邬光剑表示,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这次科考的目的就是要在雅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的末端,建立一个大本营,详细观测冰川物质平衡。还有对冰川融水以及雅江上游的径流进行观测,确认一下全球变暖背景对冰川的相应变化。
专家认为,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极强烈的地区,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青藏高原超常变暖正在影响亚洲水塔和生态屏障的安全,开展此次科考的目的就是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河湖源考察将继续使用无人机、无人船和科学实验卫星等新技术手段采集数据。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科考,为阿里地区建立国家公园和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第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涵盖地质构造、古生物、地球物理、气候与动植物研究等50多个专业,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研究中的诸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