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074.2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 1-5月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747.1亿元,同比增长14.7%,增幅比1-5月扩大4.8个百分点。相比去年惨淡的经营状况,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效益出现明显好转,实现利润由降转增,供需结构得到初步改善。
究其原因,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华俊认为,这不仅受益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和基础设施建设增长,也与前期行业自身压减存量产能、退出部分低效产能以及同期基数偏低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有色金属价格回升,对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改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过,有色金属行业内部分化特征非常明显。从上半年行业内各生产环节看,冶炼企业利润增长对全行业效益提升的拉动作用明显。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6.3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利润85.5亿元,同比下降14.1%;冶炼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335.8亿元,同比增长 1.2%,实现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长63.1%;加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82.1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利润507.9亿元,同比增长11%。
“一直以来,有色行业下游加工企业都是盈利的。”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综合研究部分析师郭春桥介绍,去年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跌,加工企业采购金属锭的价格也低,生产成本随之下降,金属制品价格与前两年变化不大。同时,加工企业有别于采矿、冶炼企业的“重资产”,固定投资小,而且调整金属制品价格的空间很大,因此加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在意料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分化明显也是供需结构调整的结果。近年来,为化解产能过剩,有色金属行业一方面采取弹性生产、限产等措施,另一方面深挖电解铝消费潜力,扩大高端需求。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介绍,自2013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直把扩大消费作为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并先后在交通工具“以铝代钢”、电力行业“以铝节铜”、建筑模板“以铝节木”等方面做了大量推广工作,为扩大铝在交通、建筑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实现有色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献军认为,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与环境保护机制,明确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增加航空、汽车、建筑、电子、包装等领域有色金属材料消费量,确保供需关系平衡。
对于下半年有色金属行业的走势,王华俊表示,下半年,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带动有色金属的需求增长,但在市场供给端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迅速缓解的背景下,有色金属价格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初步判断,全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增幅仍呈缓中趋稳的态势,全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有望实现小幅增长,但价格回升难以持续、降成本难度高、企业融资困难、负担沉重等问题难以明显改观,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回升的压力依然很大,行业持续回暖趋势也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