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花果山之名,始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寿安县岳顶山在县西南,又西为花果山”。据《山海经》记载,商周时期称姑媱山。传说是“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媱草”,因以为“化姑山”。在《太平寰宇记》里,又将“化姑”念做“花果”。也因为这里山果杂集,春花秋实而得名为“花果山”。
宜阳花果山在古代又称女几山、姑瑶山、化姑山、石鸡山等。这些名称的缘起,有的因其神话传说,有的因其山势状貌。而兼传说和状貌两方面因素命名的女几山,则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广泛。
女几峰
几者,汲也。相传女几山中的一座小石山为一女子汲器(水桶)所化。女子是谁,有酒妇说(见《名胜志》)、节女说(见《女仙传》)、神女兰香说(见李贺《昌谷诗》下元注)等多种传说。加上帝女姑瑶的传说,使得女几山蒙上了一层神仙绮丽的色彩,成为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也为渴望羽化飞仙的帝王将相们带来了无限期冀。
风流皇帝唐玄宗,晚年笃信黄老之术,遍食仙丹,以求长生。在巡幸福昌(今宜阳县),驻跸连昌宫(今宜阳三乡),曾于三乡驿楼题诗《秋风词》。可惜原诗已不复存。据史料记载,玄宗宿三乡,遥望对面女几山浮想联翩,夜梦登上仙山,仙女夹道迎接。众仙穿着彩霞般灿烂、鸟羽般轻柔的衣裳,在仙乐伴奏下翩翩起舞。这位精通音律的皇帝依梦中印象,谱写了《霓裳羽衣曲》,回京后又编排成宫舞演出,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数十年后,著名诗人刘禹锡游三乡,在驿楼发现玄宗所题《秋风词》,即以《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为题,写下一首诗: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
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宜阳花果山应为《西游记》中描述花果山。花果山之名,始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这部宋代的地理总志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西游记》故事先是在民间流传,南宋时期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有《西游记平话》话本。吴承恩创作完成《西游记》时,比花果山得名晚了500余年。
宜阳花果山实地状况与《西游记》描写的内容有许多吻合之处。如开篇第一回中“峰头时闻金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花果山主峰状如石鸡,又名石鸡山;二道练处有一石井,当地人称龙井);二十八回被师逐回花果山,见到被二郎神烧山后的凄凉景象:“东岭不闻班虎啸,西山那见白猿啼。北溪狐兔无踪迹,南谷獐犴没影遗”,这东岭、西山、北溪、南谷恰和花果山现有地貌吻合。花果山及周围有多处山崖、村庄、景点和《西游记》中描述的地名相同或相近。比如:水帘洞、铁板桥、高老庄、南天门等。
花果山有玉皇庙、祖师庙、云盖寺、花山庙等寺庙道观十余处。其中花山庙是集佛道于一处的建筑群,其不同之处在于庙内供奉的神明有齐天大圣,这在国内所有寺庙中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
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附近三县百里的善男信女皆集于此,香火旺盛。花山庙内有两通石碑:一通为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所立的《重修十二老母殿碑记》,碑云:“花果山水帘洞,孙佛成圣之名山也”;另一通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所立的《建修齐天大圣木暖阁序》,碑载:“盖花果名山,中州福地,实齐天大圣之所从出也。神通显于上古,归真源自唐代,驱邪卫正,至今犹显赫耳。四方士女感其灵应,每岁朝拜。”至今花山庙村的村民,家家都供齐天大圣神位。
1 走进花果山
河南宜阳花果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宜阳县西南部,熊耳山北麓,洛河南岸。行政区划隶属张坞乡、穆册乡,总面积约53.9平方千米,分为花果山园区和七峪峡园区,面积分别为36.86平方千米、17.04平方千米。
其中花果山园区包括花果山景区、水帘洞景区、岳山景区,七峪峡园区包括七峪峡景区和麦穗山景区,是一座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为主、以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2 山水花果山
公园内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以花岗岩地貌和构造地貌为主。其中,以花岗岩地貌为主的奇峰、象形山石、石瀑和峡谷构成了公园的主体地貌景观。
(1)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类岩石中节理非常发育,但几组节理不是处处都均衡发育,有的以垂向节理为主,有的以横向节理为主,发育程度不同的不同方位节理的组合,加之长期的风化剥蚀、崩塌,形成了不同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一类是以崩塌作用为主形成的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的奇峰景观,花果山共有七十二奇峰,如女几峰、师徒峰、镇宇峰、金刚峰、罗汉峰、独秀峰、壁画峰等;
壁画峰
罗汉峰
金刚峰
师徒峰
另一类是以差异风化作用为主形成的象形石,这类景观有双猴亲吻、悟空被困、八戒探路、神龟驮经、带帽猴石、蛙鸣红云亭等;
悟空被困
神龟驮经
蛙鸣红云亭
还有一类是裸露的崖壁在流水侵蚀和风化剥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石瀑景观,规模大,分布广,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七峪峡景区。按形态划分,区内的石瀑类型主要有帘瀑、扇形瀑、双叠瀑、龟背瀑等。
帘瀑
扇形瀑
双叠瀑
区内的峡谷主要为 “V”型谷,切割深度可达几百米,谷中形成了众多瀑布、潭池、急流,两壁陡峭,森林茂密。其中,大里曲溪位于花果山景区岳顶山西侧,是一条常年流水的大里沟,人称大里仙境。谷地狭深,谷坡陡峻,谷底巨石磊砢,横切面呈“V”字形,谷长达十余公里。
大里仙境
七峪潭峡峡谷深邃,两坡陡倾,谷地已开始拓宽,局部有河滩。因其中潭瀑很多,故称为潭峡。水流长约20km。
岳山练峡位于岳山西侧,从岳山根部直通岳顶,谷底极深,两侧巨峰高耸,近于直立,谷幽林静,绿荫华盖,泉溪碧水沿40~70°的石坡下流,形如玉练,凌空悬挂,随风摆动。
(2)水体景观
山为水之魂,水为山之魄。水体景观丰沛也是公园一大特色,在花果山、七峪峡园区都有分布。花果山森林茂密,水源丰富,流泉、降水沿涧溪汇聚而下,最以细长、连绵的银蛇状练峡见长。七峪峡则因石坎跌落,遂成飞瀑,冲击岩石,日久成潭,潭溢成河,而以蜿蜒曲折的幽峡、飞瀑、深潭等景观著称。春风桃花开,秋时霜叶红,桃花红叶飘落潭边、坠落溪中,随波逐流,与自然山色胜景,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山水色画卷。
九曲玉溪
碧玉瀑
双叠瀑
银堤瀑
白龙瀑
饮马潭
碧玉潭
青龙潭
玉女潭
3 人文花果山
花山庙 相传建于唐代,位于花果山西侧海拔1300m处。庙内原有玉皇殿、老母殿、西佛殿、五祖殿等,共有建筑180余间,占地约4万平米,庙内原有碑碣100余樽。唐僧师徒取经壁画甚多,是研究古代建筑、宗教文化的宝库。可惜这些文物古迹,毁于解放战乱之中,现存只有几间庙宇,残碑70余樽。但古迹尚存,风韵犹在,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文物。
凌云阁 建于岳山峰顶,海拔1600米处,登凌云阁唯一的通道是入云梯,古人在悬崖绝壁之间,直线开凿218级台阶,状若云梯,非勇者不能攀登,仅容一人行走,前者脚登后人顶,后人头顶前者足,偶一回首,但见白云缠身,恍若悬空。
摩岩石刻 七峪峡中二道潭上方河中央,横卧一巨石,上刻“龙潭”二字,为行书,离此不远的河东侧石壁上有“虎穴”二字,为空心隶书,是1939年宜阳县长曹明为取道七峪沟登山时,途经二道潭,挥毫泼墨写下,之后经斑鸠岭进花果山庙,于宙宇中部选一巨石,书刊斗大三字“花果山”,遂成花果山一大景观。
将军碑林 位于花果山独秀峰南。1992年夏,《国防》杂志社在花果山召开全军通讯工作会议期间,征集到将军墨宝100余幅。为追思将军业绩,感悟进取之志,特刻碑建廊以存于世。碑廊长39m,共13间,现有碑刻46通。碑廊为仿古建筑,内部雕梁画栋,墨壁粉墙,醒目而又凝重。
水帘洞 位于帘沟口头道帘里侧,1992年10月竣工,洞深19m,内有孙悟空塑像及石桌、石凳。洞外一泓潭水,清澈见底。游客需经潭边步道钻过水帘,方可进入洞内。现为花果山一大主要景观。
4 生态花果山
公园内有植物1440余种,动物100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30多种,主要有银杏、白皮松、青檀、领春木、山白树、杜仲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金雕、金钱豹、熊猴、大灵猫等17种。岳山红叶、花山之春、果山之秋都是花果山远近闻名的生态景观。岳山日出、花山云海、晚霞虹霓、岳山霁雪是有名的气象景观。
春花烂漫
秋山红叶
白皮松
岳山日出
花山云海
晚霞虹霓
岳山霁雪
5 科学的殿堂——花果山地质博物馆
河南宜阳花果山地质博物馆总面积400平米,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包括走进花果山、山水花果山和科普花果山三个展厅,二层包括探秘花果山和人文花果山两个展厅。地质博物馆通过展板、模拟场景、实物标本和声光电技术,全面展示了花果山典型的地质以及景观以及宜阳丰富的地学内涵,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轻松步入花果山精彩纷呈的地学世界。
7 舌尖上的花果山
韩城羊肉汤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在豫西的国道、省道、县道的两边,“正宗韩城羊肉汤”的招牌随处可见。这种小吃出自宜阳县的韩城。正宗的韩城羊肉汤,讲究鲜、肥、清、辣四个字。
韩城牛肉 韩城牛肉位于韩城镇窑湾村,是宜阳县回族聚集地,具有传统屠宰肉牛加工其制品的经验。目前已成豫西地区最大肉牛和牛肉的集散地。韩城牛肉以质地细嫩,瘦肉率高,肉质细腻而闻名。
后庄卤肉 后庄卤肉发祥于宜阳县城关乡后庄村,驰名于宜阳和洛阳各地,它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独特,配料亦有别于其它卤肉。主要风味特色:色泽金黄透红,肉味醇厚浓香,肉质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悠长。特别是卤猪肘,肉质香厚,肥而不腻,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大沟猪皮柿饼 大沟猪皮柿饼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盐镇乡大沟村的特产。大沟猪皮柿饼霜多无核、肉质干爽、味甜细软。
九都大蒜 九都大蒜主要产于宜阳三乡、韩城两地。其特点是:瓣大、皮白、味浓、产量高,易贮藏,抗病虫能力强,全县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年产量5000多吨。不仅在豫西驰名,而且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花山玉米糁 花山玉米糁属本科玉米属,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花山地区,气候冷凉,雨水充沛,空气新鲜,生长期180余天,所产玉米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用其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绿色食品,糁质硬,外观黄亮,做饭、汤,口感光滑,味醇香,久食不厌。
花果山山珍系列 有黑木耳、香菇、猴头、银耳、蜂蜜、核桃、毛栗、鹿茸菌等10余种花果山土特产品组成系列,天然纯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山野菜系列 花果山保鲜山野菜系列,主要品种有珍珠花、野人苋、木兰芽、灰灰菜等,采用植物生化保鲜和真空包装技术精制而成。产品无公害,不含任何防腐剂和人工色素,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用方便,清鲜味美,是改善食欲结构和宴宾馈赠之佳品。
香菇酱油 以花果山特产黄豆、香菇为原料,固态发酵面成,色泽黑中透红,酱味浓郁,营养丰富。长期食用有软化血管、降压、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美容黑发、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
香菇柿醋 以花果山特产柿子和香菇为原料,精酿而成,系绿色调味品,色泽棕红透亮,口感绵软醇厚,酸中夹带香甜,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