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贵州省六盘水地区实施的杨煤参1井获得高产稳产工业气流,最高日产气量达4656立方米,连续50天稳产在3600立方米/天以上,创下西南地区煤层气直井单井日产量新高和稳产日产气量新高,实现了我国煤系气(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综合调查的重大突破。
7月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该项成果进行鉴定。该井已累计产气26.92万立方米,后期排采有望再上新台阶。据初步估算,杨煤参1井所在的杨梅树向斜煤系气地质资源丰度达4.79亿立方米/平方千米,煤系气资源量达366亿立方米,比单纯的煤层气提高了6倍。
除杨煤参1井外,在鸡西盆地实施的鸡煤参1井,最高日产气量1928 立方米,累计产气量16.15万立方米;在新疆准南地区实施的新乌参1井,最高日产气量1724 立方米,已累计产气量10.10万立方米;在川南实施川高参1井, 最高日产气量2026立方米,累计产气量3.68万立方米,均获得工业气流(超过煤层气直井单井工业气流800立方米/天标准),实现了新区煤系气调查的重大突破,随着排采的进行,日产气量有望获得新高。
煤层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基础研究薄弱、平均单井产量低、生产周期短、投资效益低。中国地质调查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创新思路, 从单一以煤层为目标层拓展为煤系中的煤层、炭质泥岩、致密砂岩多个目标层,对整个煤系中的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大幅拓展了传统煤层气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厚度,揭示了煤系气的巨大资源潜力。通过完善钻井和压裂改造工艺,建立动液面、井底流压、套压等一体化的精细压差控制排采技术,确保单井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力。
下一步,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秉承煤系气综合调查评价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煤系气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推进贵州六盘水、黑龙江鸡西等地区煤系气勘查示范工程建设,引领煤系气勘查开发,助推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支撑国家煤层气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