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2017-07-25 16:49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一、外国人眼中的重庆石柱七曜山-中国的侏罗山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当属“侏罗山式褶皱”。所谓“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而重庆七曜山地质公园正好处在隔挡式褶皱向隔槽式褶皱转换的过渡部位。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246.jpg


 侏罗山式褶皱的命名起源于欧洲的侏罗山区,这里的地质特点以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向斜紧闭背斜开阔为特征。这类褶皱在形态上与褶皱造山带的强烈紧闭褶皱和地台盖层的极其平缓开阔的褶皱明显不同。所以本世纪初的阿尔卑斯构造研究者就注意到这类构造,布克斯多夫(Buxtorf1916)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侏罗山式褶皱,认为这类褶皱是盖层在海西基底上剪切滑动的结果。别洛马索夫和张文佑以区域构造为基础的褶皱分类中,都把侏罗山式褶皱与阿尔卑斯式褶皱(地槽型全形褶皱)和日尔曼式褶皱(地台型断续褶皱)并列为三大褶皱类型。


  二、中国人眼中的重庆石柱七曜山-以自然景观命名的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山峡库区腹心,是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开始建县,县城南宾镇东部万寿山(石柱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故取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是中国以独特自然景观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域之一。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259.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02.jpg


 石柱县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西周、春秋(前1027-前476)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战国(前475-前221)先后属楚黔中地及秦黔中郡。秦,县地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长江南岸至七曜山脉西面)属巴郡,少部(七曜山脉东面)属黔中郡。两汉,县地仍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属临江县(今忠县)南境,少部属涪陵县(今彭水)北境。   


 三国时期,西界沱是蜀汉益州以长江为界,分置巴、巴东、涪陵三郡之交界地,县地仍属江南之涪陵郡涪陵县(今彭水)。西晋、东晋、十六国,县地均属涪陵郡涪陵县。南北朝宋时,县地改属巴郡。齐,属巴郡(今重庆)临江县(今忠县),梁,属临江郡。北周,初属临江郡,武帝保定初(561)属临江地分置的南都郡源阳县,建德四年(575),属南都郡源阳县改名的怀德郡武宁县(今万县武陵镇)。隋,县地均属临州武宁县。


 唐武德二年(619),置南宾县(今石柱),隶临州(今忠县),为县境建县之始。唐末,南宾县处于多个地方军阀的争夺之地,政事难行。北宋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均循唐制,置南宾县,隶忠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石砫安抚司,节制九溪十八峒。元初设石砫军民府,后升为石砫军民宣抚司。元末明初改为石砫安抚司。明洪武八年(1375),置石砫宣抚司,隶重庆卫;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改隶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石砫女宣抚使秦良玉勤王有功,升石柱宣慰司,隶川东道夔州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置石砫厅,隶夔州府。二十六年(1761),升为四川省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民国二年(1913),改为石砫县,属四川东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砫县改隶四川省酉阳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改隶四川省万县公署。1950年,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84年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四川省黔江地区。1997年6月18日,隶重庆市。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05.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09.jpg


 三、重庆人眼中的石柱七曜山-避暑休闲的处女地


 重庆和南京、武汉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火炉”,盛夏到来、烈日炎炎,寻找一处原生态的避暑圣地就成为这三大城市居民的向往。而七曜山地质公园的原生态特点、卢家坝子的天池洼地以及黄连产地和莼菜基地的优势,正是打造避暑休闲胜地的理想愿景。因此,石柱七曜山被称为重庆人眼中的避暑休闲的处女地。避暑休闲的地方很多,但处于原生态的地方比较少见。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11.jpg


 四、石柱人眼中的七曜山-地质公园


 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东起金铃乡银杏村,西至龙池坝水库,向北延伸至沙子镇,南至黄鹤镇。规划总面积为124.05k㎡。分为三个景区和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三个景区分别为七曜山景区、金铃景区、马盘溪景区,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大小锅圈地质遗迹保护区。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14.jpg


 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要求,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有: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5大类、8类、9亚类共100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经评价,园区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4处,县(区)级地质遗迹65处。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18.jpg


 最为典型的地质遗迹有:七曜山(侏罗山式褶皱)、大小锅圈地下水系统、卢家坝子天池洼地(断头谷)、獐子岩崖壁溶洞、冷洞、油罐沟壶穴谷、九龙峡公母泉、马盘溪峰林地貌以及天生桥、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21.jpg

七曜山侏罗山式褶皱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23.jpg

七曜山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27.jpg

七曜山峰丛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30.jpg

公母泉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33.jpg

九龙峡天生桥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36.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39.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42.jpg

油罐沟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46.jpg

马盘溪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48.jpg

一线岩


 五、地质视野的七曜山-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源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七曜山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的北缘。其主要类型包括:地表地貌和地下岩溶两部分。


 地表地貌包括: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石林、地表钙华堆积体。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52.jpg

洗新天生桥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面积一般数平方千米至十几平方千米。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55.jpg

卢家坝天池洼地


 地下岩溶包括:溶洞、石锅和边槽等溶蚀地貌和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石葡萄、石珊瑚等堆积地貌。


 无论是地表溶蚀地貌还是地下溶蚀地貌,在公园都有系统的表现。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358.jpg

冷洞(广寒宫)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01.jpg

冷洞(广寒宫)——金扁蛋(月饼)


 六、生态视野的七曜山-原生态天然养生地


 园区有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种(含兰科植物22种),包括Ⅰ级6种,Ⅱ级49种;Ⅲ级市级重点保护植物有9种。其中价值较高的珍稀树木有银杏树、红豆杉、银杏、黄杉、香樟、杜仲等,药用植物有黄连、山茱萸、十大功劳、三木药材、石斛、五倍子等,其中以黄莲最为著名,是“中国黄连之乡”,此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园内有大黄基地,黄连基地,农业生态基地。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04.jpg

千年白果树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07.jpg

枫杨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10.jpg

红豆杉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13.jpg

黄连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17.jpg

大黄


 七、文化视野的七曜山-巴人集聚地


 园内有土家山寨—银杏村,银杏村是一个传统的民族村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吊脚楼传统技艺的核心保护区,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民风纯朴,建筑古朴,以土家族为主。他们的婚丧嫁取、节日庆典,仍传承着原生态的土家民俗。该村为2013年确定的市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誉为重庆的香格里拉。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23.jpg

土家四合院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27.jpg

老窖村


 民间传统习俗有: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其中土家族啰儿调《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怀;饮咂酒吸出了"五龙棒出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的气势。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30.jpg

土家砸酒


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33.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36.jpg


 传统工艺:园区民间传统工艺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其中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织出了"五谷丰登"、"福绿寿喜"……,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39.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43.jpg

西兰卡普


 八、吃货眼中的七曜山


 莼菜,古时为贡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书》记载“莼菜鲈脍、王爵慕之”。莼菜属多年生睡莲草本植物,是江南“三大名菜”(菱白、鲈鱼、莼菜),含蛋白质、糖、铁和天门冬、亮氨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效,日本、美国、韩国、中国的医学专家确认莼菜可治疗胃癌、食道癌等多种疾病。目前,在世界上除我国石柱黄水、杭州西湖、利川佛宝山三大莼菜基地外,只有日本尚有少量栽培。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46.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54.jpg


 “倒流水”豆腐干,“制作传统,精于泉水,工艺讲究”。其制作流程共十道:选料必须是当地春黄豆,垒泡(先将黄豆垒破,再经水浸泡2小时左右)、石磨(石磨推成生浆)、烧浆(烧两次开浆)、过滤(用豆腐帕子过滤)、点兑(用胆巴水点兑)、包厢(将豆腐帕子放在上下25格田字方块固定豆腐厢木框内)、压榨(在厢盖上压一桶20公斤重的水或相同重的石墩)、配料(参配佐料,土家秘方)、切划(将豆腐切成四方田字型八公分见方25块,厚2分分)、熏炕(将豆腐块放在竹篾编成的摺子上,用玉米球暗火烟熏,反复翻炕致水份稍干、焦黄即可),整个过程要十个小时以上,一般下半夜前垒好豆子泡至天亮便开始磨成浆,再进行以后程序。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457.jpg


 水晶粉丝全系采用高山土豆为原料,以土家人原始的纯手工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色味俱佳,口感舒适的特点,是家庭饮食、款待嘉宾、馈赠亲友的上乘佳品。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01.jpg


 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04.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07.jpg


 土家野生菌宴,石柱土家人向来有吃野生菌的传统,对各种菌类的辨认更有其独到的经验和技巧,吃法多样,可烧、可烤、可煎、可炒、可煮、可炖,近年又推出了独特的野生菌宴。野生菌宴和连茶、莼菜羹一样,是土家特色新饮食文化的代表。它由牛肝菌、大脚菌、千夫头、九月香、鸡脚菌,黄丝菌等20余种天然菌组成,配以土家特色佐料,以“火锅”形式品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被誉为“卫生食品”、“保健食品”。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10.jpg


 石柱土家咂酒,源于隋末唐初,历史悠久,是土家族人庆祝喜庆节日、欢迎贵宾的"喜庆酒"。以糯米或高梁、玉米、小麦为原料发酵酿成,贮藏于瓦坛子,浓度低、味甘甜,用竹、麦、芦管吸吮,酒液洁莹透明,可加开水复咂,直到无酒味而止。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14.jpg


 谭氏竹筒酒是谭氏家族传统工艺,采用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用民间秘方,以泸州纯红高梁优质窖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态嫩竹竹腔中,让酒在竹腔内释放有害甲醇,而吸收日月之精华,使酒充分渗入到竹的整个生理循环过程中。酒竹之间竹茹相融,“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17.jpg


 九、大家期盼的七曜山-诗与远方


男女石柱渝天开,巾帼风采在玉带,

龙河记忆土家史,莼菜彰显原生态。

地质公园七曜山,峰谷坑洼洞河泉,

自古造化钟神秀,地质奇观来妆点。

七曜金铃马盘溪,三大景区各秋千,

大小锅圈建模型,岩溶科普成大观。

卢家坝子断头谷,柔情峡谷断肠处,

天池湿地地下河,康养家园思红豆。

壶穴谷畔广寒宫,嫦娥后羿相见欢,

漫步天宫和天桥,留下月饼做纪念。

九龙峡内公母泉,牛郎织女把家安,

银河峡口搭鹊桥,有情儿女把誓宣。

马盘溪边峰林俏,馒头山间漏斗险,

獐子岩边觅化石,诺亚方舟度劫难。

人靠衣裳马靠鞍,大氧吧里赏奇观,

土家古寨来做客,民俗风情尽体验。

承德棒槌皇帝睐,丹霞阳元独擎天,

关山石柱枕沧海,相思石柱万寿山。

华夏石柱千千万,象形喻情赋内涵,

相思描绘新格局,全域发展是关键。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20.jpg

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23.jpg

卢家坝天池深呼吸康养基地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27.jpg

卢家坝天池深呼吸康养基地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30.jpg

冷洞(广寒宫)——嫦娥后裔互诉衷肠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33.jpg

公母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37.jpg

化石苑


微信图片_20170725120541.jpg

诺亚方舟

上一篇:林州因严重缺水而建造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下一篇:解读石头的语言——岩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