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倒闭陶企复产,起底“泛高安”生产线租购现象
2017-07-19 09:58 来源:陶城网 编辑:矿材网

 在近几年“泛高安”产区优胜劣汰的发展中,在一批陶瓷企业黯然倒下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接盘者,不时出现的“全资并购”、“以租代购”现象成为了产区目前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


 但是,在当前遭遇产能过剩与国家提倡去产能大背景下,这些租购企业是扮演着“白衣骑士”的角色,还是产区良性发展的搅局者?


 租购潮由来已久,多家倒闭陶企复产


 7月13日,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江西新景象陶瓷兼江西国峰陶瓷董事长喻国光联袂江西国威陶瓷董事长简国康,“以租代购”江西威臣陶瓷并更名为江西国美陶瓷的首车产品发往终端,标志着“泛高安”产区又一家“以租代购”企业复活。


今年上半年,泛高安“以租代购”陶瓷企业复产的现象屡见不鲜:


金牛陶瓷董事长李平独资先后承接高安恒辉陶瓷、萍乡百纳陶瓷,这两家原有的两条抛光砖生产线保持不变,目前已经复产;


 瑞福祥陶瓷董事长李勇及煤炭供应商鄢青山等股份接盘景陶陶瓷,更名为好望角陶瓷,两条仿古砖改为生产全抛釉、大理石等;


 佳宇陶瓷董事长贾宇出手并购位于江西宜丰的冠利陶瓷,两条西瓦线不变,目前早已投产;


 铭瑞陶瓷董事长游阔明也参与并购其中,以以租代购的方式拿下东阳陶瓷,仍旧生产西瓦,今年五月份已经正式投产。


 金刚石陶瓷亦被浙江温州企业老板接手,更名为高安博德陶瓷,两条仿古线改为全抛釉线;


 上饶华陶陶瓷更名为狄芬妮陶瓷,两条全抛釉线改为仿古砖,这两家陶瓷企业也已经投产。


 细数“泛高安”产区近十年来的并购事件,最早始于2009年,当时太阳陶瓷集团收购老牌陶企新瑞景,曾在业界引起震动。


 2014-2016年间,陶瓷企业倒闭事件时有发生,接盘者络绎不绝,泛高安产区内部的调整也从未中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瑞阳集团董事长陈光辉豪气收购新高峰陶瓷,并将其更名为沁园春陶瓷;东方王子陶瓷集团董事长肖小平一年之内先后以租代购中瑞陶瓷、瑞明陶瓷,并分别更名为华唯陶瓷、翼博陶瓷;金凯瑞陶瓷董事长游和平以同样方式从另一位接盘手手中租下新中英陶瓷,瑞雪陶瓷则被华硕陶瓷集团董事长王志洪全资收购,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领先陶瓷、奥尔玛陶瓷倒闭,被租购后分别更名为天朗陶瓷、吉利陶瓷。九江永修安拿度陶瓷被高安知名陶瓷经销商冷海翔租购,更名为万众陶瓷,一条仿古线改为生产异形仿古砖产品。


 目前,倒闭的企业仅有伟鹏陶瓷、新澳陶瓷及去年倒闭的和发陶瓷尚未租赁出去外,其他倒闭的企业均已重现陶业江湖。另据本报记者掌握的消息,近年来发展较好的企业国员陶瓷董事长熊国员、精诚陶瓷董事长罗来足、新阳陶瓷董事长王毅等的身影也出现在并购潮中,他们对于扩大产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意向较大,只因各方面原因目前未能如愿。


 复产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成功者有之,失败者有之


 据业内人士透露,并购企业的资金投入多则达三、四亿,少则1.5亿;租赁企业的资金投入每条生产线租金大致在每年500-600万,根据生产线设备状况和产能大小不一而论。


 对于这些企业在被“并购”或“以租代购”之后的生存现状,成功者有之,不温不火者有之,再次濒临倒闭的亦有之。以全资收购的企业大都走上发展的正规,最具代表性的有新瑞景陶瓷纳入太阳陶瓷集团体系,新高峰陶瓷并入瑞阳陶瓷集团体系,瑞雪陶瓷归入华硕陶瓷集团版图等案例。


 新瑞景陶瓷作为产区老牌企业,被太阳陶瓷并购后,近些年在产区少壮派董事长刘春良领导下,其外墙砖产品与金泰源陶瓷一道持续领跑产区龙头位置。此外在新品类开发方面,新瑞景陶瓷也颇有建树,从较早成功进军金刚微晶石,到很好地切入薄板瓷砖,再到即将挺进大板领域,并聘请知名歌手组合“凤凰传奇”作形象代言,上演了“老树开新花”的传奇。


 而瑞阳陶瓷全资并购新高峰陶瓷后,通过生产线整改,企业总部展厅升级改造,产品结构系统调整,聘请知名影星唐国强等举措,使得企业发展焕然一新。


 在业界看来,佳宇陶瓷全资收购的冠利陶瓷也值得期待。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佳宇陶瓷近些年专心深耕西瓦领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冠利陶瓷是“傍上大树”好发展。


 而对于“以租代购”方式并购的企业,因为大部分案例都发生在近三年,虽然没有出现太大的波澜,但其表现出的一些现象也值得关注。


 第一种现象是倒闭企业很快转入正轨,比较典型的是瑞州陶瓷,虽然公司名称未改,但是企业经营者换人,被租购后的这两年在业界获得了比较好的评价,企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再就是金凯瑞陶瓷租购新中英后,目前更名为瑞旺陶瓷。起初,第一位接盘者经营不善,金凯瑞陶瓷才又接盘,经过产品调整后,企业在半年后步入正轨;


 此外,三星陶瓷、长城陶瓷的“以租代购”发展也同样值得关注,这两家公司都由温州籍老板接盘,企业经营者更换后,企业名称没有改变,但是从去年以来的发展态势来看,企业产品价格提升、发展相对稳健。


 但是,也有在租赁之后失败者


 江西吉尼斯陶瓷在2014-2015年间租赁给能陶陶瓷之后,发展一度良好。但由于该陶企临近城区,受到环保压力影响较大,企业因此常年生产不稳定,加之后来租赁团队拆股,资金实力大大减弱,而老旧生产线又不能保证产品的优等率,种种因素导致其终于于2016年宣布倒闭,而政府按照环保要求已在今年将该企业彻底关停。


此外,上饶华陶陶瓷也是一家租赁企业,受2016年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发展举步维进,在新产品研发遭遇滑铁卢后,于当年年底宣布倒闭,企业租赁主负债累累,也因此成为“以租代购”失败的典型案例之一。


 截至目前,2016年-2017年租购的企业发展平稳,总体发展良好


 华硕陶瓷旗下并购企业瑞雪陶瓷已经改造一条仿古砖线、瓷片线也已点火投产,发展良性;

 金牛陶瓷作为今年租赁最大的企业,旗下高安陶瓷恒辉陶瓷、百纳陶瓷两大生产基地产销两旺;而其他租赁企业如好望角陶瓷、高安博德陶瓷、东阳陶瓷均投产不久,产品已经面世,尚不能体现运营状况。


 全资并购获业界肯定,“以租代购”受质疑


 对于全资并购,从最早的太阳陶瓷集团并购新瑞景陶瓷,到前年的瑞阳陶瓷集团并购新高峰,再到去年华硕陶瓷集团收购瑞雪陶瓷,业界普遍认为,这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经营定位清晰,从并购之后的效果也很值得肯定。这些产区品牌企业在危局紧要关头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为政府分忧,给员工创造了就业机会,给尚未拿到货款的供应商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是对于“以租代购”模式,业界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作为市场经济行为,企业经营只要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都无可厚非。但是,从目前全国和产区的产能结构看来,“以租代购”模式不一定适合当前国家产业的大政策、大方针,政府作为有形的手应加强监控,该倒闭的企业就应该将其关闭,经营不善的企业主应该承担起经营不善的后果,尤其是对经营不善又不能很好承担后果的企业主,要加大惩戒力度。就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不排除一些“以租代购”的企业主,仅仅是追求承包租期内的短期效益,以降质、降价的粗放经营,从而影响产区品牌打造、良性发展。


 业界的担心不无道理,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以租代购”的企业投产之初,经营模式都是以相对低价快速切入,待企业发展稳健后再提升价格,产品和企业定位普遍为中低端。但从三星陶瓷、金牛陶瓷等企业接盘之后的运作效果看来,企业确实暂时性起死回生。


 在行业资深人士看来,环保和市场双重压力之下,行业洗牌加剧,并购和“以租代购”现象在所难免,谁能最终胜出,市场和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

上一篇:陶瓷厂家请注意,要准备申请排污许可证啦

下一篇:工业污染治理站上风口 “第三方”成爆发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