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武纪极具代表性的三叶虫,结合芒砀山的D与魂,构成了芒砀山地质公园的标微。
芒砀山地质公园的设计是通过“五段六门”的艺术理念进行的构思。“五段”是地质广场段、寒武湖段、寒武文化长廊段、寒武生态园段、地质峡谷段;“六门”是指:景区大门、寒武门、生命门、生态门、地质门、矿产门。
其“五段”的设计理念分别是:
地质广场段
地质广场是位于山门及博物馆之间的位置,广场的中间设计成地质史书:分别这寒武系与寒武纪、奥陶系与奥陶纪、石炭系与石炭纪、二叠系与二叠纪,广场的四周分别陈列了十块典型的巨型标本,此标本都是产自永城本地。
寒武湖段
寒武湖是一处采矿遗留的矿坑积水而形成的水域面积,按照永城市地质矿产局对保安山核心景区的规划思路、地质公园规划和洛阳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思路,寒武湖要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和景区开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设计,美化整个景区。
寒武文化长廊段
寒武文化长廊段是根据本地质公园的地质背景还原寒武生命大爆发的场景,用奇虾、三叶虫、化石标本等寒武符号雕塑的形式展示了大爆发时的壮观场面,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设计,美化整个景区,给人以很好的科普解说效果。
寒武生态园段
寒武生态园采用寒武纪生命仿真制作,在水池中和水边上,按照生命复原图同比例制作若干生命雕塑,再现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发的壮景,令人叹为观止。
地质峡谷段
地质峡谷是多年来石灰石开采留下来的遗迹,峡谷南靠梁孝王墓。峡谷中有多处地质遗迹:有方解石脉、溶洞遗迹、“V”迹型大断层遗迹、波痕遗迹、开石现场遗址等,即让游客身心得以放松,并起到科普的效果。
“六门”的设计理念分别是
景区大门是仿古式建筑风格,高6米,长30米,别致造型风格,突现永城浓厚的地质人物和历史气息,整体格调与地质博物馆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浓烈的地质艺术氛围,是芒砀山地质公园的地标性建筑,寓意深刻。
寒武门位于寒武湖南边,这里是采矿遗留下的一个出口,利用两侧的山体,修建寒武湖入口口--寒武门。大门总宽21m,高10m,门洞宽5m,高3m,整个大门厚1.5m,门楣上的楷字阴刻字体“寒武湖乐园”槽内刷红色漆,给人一种即将进入寒武纪的氛围,寓意从寒武门便进入了寒武纪。
生命门是利用天然出露剖面,设计一个寒武纪地层剖面墙,地层墙高15m,长20m,地层墙的修建,以公园内出露的地层为原型,依附实际山体进行修建,以公园内上寒武统崮山组、常山组、凤山组三个地层的真实颜色、机理等进行绘制。在地层墙中间修建一条上山旅游台阶,台阶上方是奇虾顶架造型。
生态门是以抽象艺术化的三叶虫为顶架,采用特殊材质制成架在登山步道上,一方面展示寒武纪时期物种的不同性,另一方面别致的造型给地质知识解说带来直观感和趣味性。
地质门利用峡谷入口地形,设计地质门,仿古生物骨架造型营造地质气氛,骨架高3m,采用基层绑扎钢筋做骨架、水泥塑性,柱径150mm,外刷褐色颜料,生物表面处理、刷抗紫外线颜料等,骨架采用现场焊接成型,支架埋入地面。
矿产门在地质峡谷出口处设计矿产门,寓意是以地质矿产开矿、采矿、矿业文化为主题的。门设计成异形,整体高3m。充分体现了永城的生产文化,采用镂空设计,镂空的地方刚好为一采矿工人的形象,肩扛一榔头,手里拿着一铁锹,寓意永城矿产开采文化这一历史背景。
走完“五段六门”后,就进入了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的汉墓群。接下来我们有专门的篇章用站在地质人的角度来解说它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