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碧水与湿地环绕的都市氧吧,日月合璧、绿满汉源;
这里是小麦和乌金弹奏的日月之歌,日耀金穗、月映乌金;
这里是永城市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永城日月湖矿山公园。
永城日月湖矿山公园位于永城市的东城区、西城区和产业集聚区三者结合部,是永城煤田城郊煤矿的采煤塌陷区。公园面积18.19 km2,是一座以展示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为主,融合湿地水体景观,兼具城市建设发展和旅游服务的综合型矿山公园。
一、乌金之海
一代伟人毛泽东把煤炭比喻成工业的粮食,到目前为止,煤炭依然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在历次的工业革命中,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里,煤炭更是被广泛的利用在化学工业及深加工领域。
永城市所在的豫东煤海,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地质勘探,截至目前,已勘探5个矿区、10个井田和2个找煤预测区。探明含煤面积1216平方公里,勘查储量52.5亿吨,远景储量达到100亿吨,煤种主要为低硫、低磷、低灰分、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
那么,永城优质的煤炭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永城的煤主要形成于距今约2.95—2.5亿年的二叠纪时期,那时候的永城还是一片滨海沼泽,在亿万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一批又一批植物的生长与死亡,在缺氧的环境下,这些死亡的植物渐渐形成了黑褐色的淤泥状泥炭层,由于地壳运动,泥炭层被泥沙等覆盖,慢慢压实、脱水,逐渐变成了今天的煤。
2、能源之都
永城市是建立在豫东煤海上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中国的“能源之都”。
永城煤田的开发,不仅改变、优化了河南省矿产地的布局,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全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对华东工业区和豫东地区的经济繁荣及地方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依托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别在1994年与1997年组建永煤集团和神火集团两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对永城煤田进行开发。目前的永煤和神火两大集团已经成为永城市的两大主要经济支柱。同时还带动了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电解铝及其深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地方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第三产业、科、教、文、卫的全面发展。
永城市得科学发展之天时,有纵横捭阖之地利,从传统的农业贫困县一跃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20强和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尤其是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排名连跨十级。“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长寿之乡”五张名片更是擦亮了永城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为满足永城市快速增长的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永城市市政府进行了新的城市发展规划,致力把永城市建设成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大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永城。
3、日月之歌
煤炭的开采在促进永城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因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煤矸石排放、矿井水及废水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也逐一表现出来,尤其是位于东城区和西城区之间的城郊煤矿的开采,更是形成了平原矿区开发典型的矿业遗迹。
为了加强对永城市矿业遗迹、地质地貌、自然生态等的治理和保护,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地合理开发利用矿业遗迹资源,永城市政府申报了“永城日月湖省级矿山公园”。
永城日月湖矿山公园,分为“门区”、“博物馆区”、“史迹保护区(铁路)”、“特色景观区”、“矿山游览区”、“休、疗养区”、“游乐区”、“生产经营区”、 “生活区”等区域,打造具有馆、湖、堤、塔、庙、亭、桥、阁、岛、碑、山水格局的“日月湖二十六景”,形成“日耀鑫穗、月映乌金、日月合璧、绿满汉源”的美景胜地。
公园的核心区位于公园东南部,包括矿山博物馆、矿业文化广场、公园大门、主题碑等。
矿山博物馆将分为“序厅”、“工业粮食”、“能源之都”、“永城日月”四个展厅,向游客全面介绍永城煤炭形成、开采等相关知识,重点介绍永城市通过塌陷区治理而建设日月湖的相关内容,将成为公园内集休闲娱乐与科普教育于一体、功能独特的场所。
矿山文化广场则主要利用雕塑等介绍煤的形成、开采、加工等,身居其中,游客不仅能感觉到公园的煤矿文化氛围,更能强烈的感受到一种雕塑的景观美感。
目前,永城市已申请省、中央财政资金共1.9133亿元,匹配资金1亿余元,成立了以永城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市财政局、地矿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指挥部,对日月湖矿山公园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建设,现已完成人工湖开挖5.1平方千米,景观山体20余座。
矿山公园的建设,不仅治理了地面塌陷,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资源枯竭区的产业转型,以生态旅游带动多种产业的配套协调发展。
“颂自然生态之源,聆碧波花语之境,承汉梁古城之风,竖永城星光之彩”,日月湖矿山公园的建设,将为永城的发展谱写一首华章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