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岗岩)
属于火―――――――
不与水融
水――――(瀑布)
凝于石――――――
出于神灵
花岗岩石瀑群
在河南省西部,熊耳山深处,有一处山青水秀而又有几分神秘的世外桃源,叫神灵寨。其灵不在于山高水深,也不在于周围的大山都盛产黄金,神就神在这里的水在流动,石也在流动。在青山绿树之间,溪水流淌,瀑布欢歌;在高山之上,飞瀑从天而降却无声无息。远看是飞流直下,走近后才知道那些是酷似瀑布的石崖。这种景观称为石瀑,是一种奇特的地貌,有很高的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神灵寨石瀑群,集中分布在花山主峰的西侧,最大的石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最小的石瀑面积也在1000平方米以上;有的从山顶面上直落而下,如银河飞泻,有的分布在崖壁上,如珠帘垂挂;有的似银练飞舞,有的如罗裙轻摆。
这个叫萝卜瀑,因形似长在山崖上的大萝卜而得名。
这个叫银河飞瀑,石瀑从山顶直落而下,犹如银河飞泻,落入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山顶的湿地景观使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出现在中原。
石瀑的一侧,就是玉柱直立,石椅高悬其上的“宝椅擎天”。
这个叫帘瀑,位于神灵寨下,千丝万线,编织了一个进入神灵城堡的巨幅门帘,给神灵寨这座古老的城堡山带来了些许神秘感。
这个号称“中华大石瀑”,瀑布高达218米,宽578米,而且集悬瀑、帘瀑、叠瀑于一身,堪称石瀑中的珍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石瀑群千姿百态地点缀在草木葱茏的山林里,与飞瀑流泉交相生辉,如诗如画,亦真亦幻,让游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这些石瀑是怎样形成的?艺术家说,那是凝固的水,流动的石。地质工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花岗岩石瀑地貌。
研究发现,石瀑均发育在燕山运动晚期形成的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中,这种花岗岩质地均匀,节理比较发育,神灵寨地区的花岗岩中,主要发育了三组构造节理,两组垂直节理呈“ⅹ”交汇,一组节理呈近水平产出,三组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
在两组垂直节理中,一组连通性好的垂直节理,在山体抬升、水蚀切割过程中,形成陡崖峭壁,另一组连通性相对较差的垂直节理,形成了崖壁面上平行分布的纵向沟槽。
由于花岗岩类属不透水层,含水层主要为岩石表层风化壳,地下水以表层循环为主,就地排泄。石瀑形成与这些岩石中发育的构造节理及地下水的表层循环关系密切。
沟槽密集度不一,形成的瀑布形态各异。节理均匀密集的部位,表现为帘瀑,节理中等密集的部位,表现为萝卜瀑或龙瀑,节理稀疏的部位,形成巨瀑。
另一组近水平产出的节理在叠瀑和裙瀑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地下水的排泄和岩石的风化作用沿节理面发育,为地下水的流出和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基础,这些植被在崖壁上沿水平节理呈带状生长,将石瀑分割成数截,有的象分段跌落的叠瀑,有的则象苗族少女穿的百褶裙。
此外,在断层劈理带发育的部位,常常形成墙瀑、石墙、孤峰、峰丛和峰林。在崖壁和山顶,常常形成拟人似物的象形山石(蘑菇石、风动石、凤砺石、神龟石)。
神灵寨地区的花岗岩形成还与它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有关。花山位于华北板块南缘,毗邻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复合型造山带——秦岭-大别中央造山带。它既有华北板块共同的基底和盖层,又参与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运动。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使其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花山复式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与石瀑关系密切都中细粒花岗岩是同源岩浆演化的晚期单元。这些花岗岩不仅形成了奇特点地貌,而且记录和见证了板块构造运动的特定阶段和形式。对揭示和反演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洛宁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洛宁县城南26公里处。公园范围:西起金门河,东到桃花岭,北起金山庙~狮子岩,南到洛宁县界,分为神灵寨、金门河和莲花顶三个景区。总面积约209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花岗岩石瀑群地貌景观为主、以生态和人文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神灵寨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多样,观赏性极高,已查明的植物有1895种,动物有1190种。洛宁盛产淡竹。现有竹林6000余亩,因而洛宁又称“绿竹之城”。置身于竹的世界,放眼四望,你会感到处处生机勃勃、苍翠欲滴,使你心旷神怡,心生一种透体的清凉。
洛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5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已发现20余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台闻名中外。“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标志,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这不仅是中国学术史的千古之谜,更是中华文明神秘渊源之所在。河图洛书的出现地,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走进洛宁,走进中原文化的源头,走进绿竹之乡,走进石瀑之城;欣赏花岗岩地貌的多姿多彩,感受苍狗白云的鬼斧神工,体会高山流水、自然交融之意境,领略“竹林葱郁青山翠,绿海苍茫万顷涛”的迷人风光,这里是河南洛宁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