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状节理提供的信息——陆相火山熔岩冷凝的结果 柱状节理(columnar jointing)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柱状体,柱体垂直于火山岩的基底面。如熔岩均匀冷却,应形成六方柱状,上细下粗,二者由顶柱盘面隔开。 传统理论认为柱状节理是岩浆喷发冷却形成的。火山喷发过程中,火山内部岩浆外溢,但同时外部岩浆冷却固结成岩会阻止下部的岩浆的外溢, 如果下部的岩浆积累了超过上覆岩浆所能承受的压力,就可以冲破外部冷却的岩浆而继续外溢,当下部的岩浆压力不足时, 岩浆便留在火山通道中慢慢冷却。在这个冷凝的过程中,柱状节理和等温面就会随之发育。 然而虽然传统冷却收缩说仍占主导地位,也有人,例如Sosman,R.B.曾提出过“对流作用”假说。最近,Kantha,L.H.还提出了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是由于“双扩散对流作用”假说,Kantha认为,高度规则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是由熔融岩浆在冷却期的双扩散对流作用所引起的。 这种对流作用与在实验室和海洋中所观察到的“盐指”作用相类似。“盐指”是在稳定的成层水柱中,由于顶、底部的热量与含盐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造成。而在熔融的玄武岩浆中,粘滞岩浆的顶、底部之间的温度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也能产生高度规则的“柱指运动”(columnar finger motions)。最后,当岩浆发生固结作用,在冷却期,由收缩作用所产生的张裂隙,就沿着互相毗连的“玄武岩指”的接合处,即沿着由对流作用所形成的“路径”(Paths)从表层传播、深入到岩体内部,从而导致柱状节理的形成。 二、枕状构造提供的信息——水下火山喷发所致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并叠加在一起。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内部有发射状构造,外形浑圆,状似枕头。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却、凝结而成。 枕 状熔岩是指具有枕状构造并认为是在水下环境中形成的那些熔岩的总称。它由稍不规则的椭圆体或多数球体聚集而成,在每个椭圆体上发育有从中心向外放射的裂隙,看上去就像枕头似的。椭球体的中心由较粗粒的岩石组成,周围部分则为极细粒结构,有时为玻璃质。这种熔岩常是玄武岩质或安山岩质,多见于细碧岩中。 当熔岩从水下流出时,由于快速的冷却使熔岩流表面形成韧性的固体外壳。随着熔岩流内部压力增大,外壳破裂,就会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新的熔岩,随后再次形成外壳。如此循环往复,便产生的枕状熔岩。 如果一座火山在海底爆发,由于海水的温度低,岩浆一离开火山口,便会迅速冷却收缩,而在火山口附近形成一小包像枕头形状的熔岩,称为枕状熔岩。 新的岩浆再冒出, 会将之前冷却凝固的枕状熔岩向两边推开, 如此渐渐就会形成一小堆的枕状熔岩堆积在火山口附近。 三、杏仁状构造提供的信息——岩浆中含有大量的气体 杏仁构造是岩石(岩浆岩)的一种构造。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杏仁构造与气孔构造有关系。杏仁构造与气孔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因此可根据多层的此类构造判断火山喷发的次数。其气孔以后被矿物质(如方解石、石英、玉髓等)所充填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状的构造。
柱状节理、枕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提供的信息
2017-05-25 10:07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最新行情资讯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
2025-04-30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热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