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广东省乃至中国最主要的陶瓷产区,据2020年数据显示,佛山拥有陶瓷企业39家,生产线195条,年产能6.70亿㎡。近日广东有陶瓷厂表示,陶瓷原材料紧缺,以往长期合作尤其广西地区的供应商突然断供或减供,导致工厂产能受到极大影响,这背后到底有何隐情?小编带各位一探究竟。
一、广西矿山及加工厂现状
小编采访了几位广西矿山企业及加工厂相关负责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广西容县某钾钠石原料加工厂 邱先生:工厂已经停产,何时开还不确定,广西境内绝大部分矿山也停止开采了。
广西桂林某石英矿山 江先生:矿山已经停工将近一个月,估计要5月中旬才能恢复产能。
广西北海某高岭土加工厂 陈先生:广西北海工厂部分生产线关闭,环保督察之前月产能可达到5万吨/年,现在只有约1/3的产能。广东肇庆的工厂未受影响,可以正常生产。
广西梧州某钾钠石矿山 杨先生:梧州矿山暂时关停了,现在不能生产。
此轮停工背后,更让一些企业看到环保的重要性,完善开采所需要的证件,改进开采方式,建设绿色矿山成为当务之急,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二、为什么广西矿山及加工厂关停
近来广西环保督察备受关注,再加上西江水位降低,限制通行,很多矿山和加工厂均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给下游陶瓷企业带来不小影响,陶瓷厂直呼无货,这是为什么?
1.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西
4月9日下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西壮族自治区动员会在南宁召开。至此,第二轮第三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重点督察以下内容:
1.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2.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3.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 4.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风险及处理情况; 5.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6.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 7.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认识、责任落实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情况。
4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
总书记在广西桂林调研期间指出:“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西江流域水位降低
据广东省水文局最新监测数据,北江流域、东江流域、韩江流域各江河流量锐减状况接近多年同期最少平均值。西江流域水位降至低位,许多以往走水运的原料无法及时送达下游陶瓷厂,导致下游企业面临缺货困境。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也正式发布限流公告,自2021年4月26日起,长洲枢纽船闸每天接受适航的下行船舶报到数量不超过230艘、其中来自桂平船闸不超过95/天、大藤峡船闸不超过40艘/天、平南港区不超过63艘/天、藤县港区不超过32艘/天。
西江沿江水运长期以来都是两广地区砂石、水泥企业产品外运的重要通道,西江经济带以及广东市场是其重要客户,广西矿山供应受限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流的影响。
三、陶瓷厂应对策略
1.紧密关注时事动态
在信息化的时代,只有紧密关注时事动态,才能未雨绸缪。及时了解国家矿业、安全和环保等政策。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国家政策,提早做好原料采购布局,让工厂保证有料用,不至于措手不及。
2.开辟新的供应渠道
陶瓷企业采购要主动和上游矿山加工厂沟通,寻找多家供应商,以防矿山没矿或运输困难造成缺货甚至断货。陶瓷原料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地区,可以与周边的江西、湖南,乃至山东、辽宁等地的原料供应商积极展开合作,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
3.陶瓷厂多备货
对于陶瓷企业而言,一定要多备货,保证货源充足,以防原料出现供应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陶瓷厂应扩大自己的堆场规模,保证足够货源方能临危不乱。
4.联系广东陶瓷协会原料专委会
广东陶瓷协会原料专委会会及时为大家提供地方动态和建议,通过平台,陶瓷生产企业可以随时发布采购信息,上游矿山和加工企业发布原料供应信息,实现上下游精准对接,解决陶瓷原料难寻、供货不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