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9日晚,可口可乐(NYSE:KO)CEO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将提高饮料价格。消息引发热议,有网友感叹“连肥宅快乐水都要涨价了吗?我的快乐没有了。”也有人调侃要赶紧囤货,免得以后喝不起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上次涨价还是2018年,理由是受到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铝关税的影响。时隔3年再提价,可口可乐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01时隔三年再涨价,都是材料涨价惹的祸?
按照可口可乐的说法,此次提高饮料价格,主要源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詹鲲杰表示,虽然可口可乐在2021年采取的对冲措施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但是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公司2022年带来的压力,不得不在今年二季度开始于全球范围内上调产品价格。不过,詹鲲杰并未透露具体哪些产品将会涨价。
可口可乐此前还表示,未来12-18个月大宗商品环境仍然“具有挑战性”,其中铝罐短缺问题或将在2022年得到缓解,但塑料、铝、果汁和咖啡等存在通胀压力,高果糖玉米糖浆也出现了通胀迹象。“通胀今年可控,但2022年是一大挑战,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价格上涨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开启。”
在美国,大宗商品涨价潮已经从消费品行业的上游蔓延到了下游。在可口可乐之前,全球最大纸制品生产商之一金佰利4月初表示,将开始上调大部分北美地区产品的价格,以应对原材料上涨压力。几乎同时,通用磨坊、荷美尔等美国食品生产商也公布了上调产品价格的计划。
4月20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到疫情影响,国际产业供应链未完全恢复,供需不平衡。在此情况下,塑料、铝、铁等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饮料行业的上下游也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02更“聪明地”处理涨价问题
提价向来是快消企业提振业绩的“法宝”,而可口可乐在提价上一直相对克制。
可口可乐上次提价还是在3年前。2018年5月,可口可乐宣布,因原材料、劳动力、运输成本的快速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5月18日起600ML可口可乐、雪碧的终端零售价调整为3.5元/支。同时,可口可乐中国区将逐步减少零售价2.5元/罐的330ML矮罐可乐和雪碧的产能,改为零售价3元/罐的330ML高罐可乐和雪碧。
彼时,可口可乐刚刚经历了业绩7连降。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可口可乐的营收分别为480.17亿美元、468.54亿美元、459.98亿美元、442.94亿美元、418.63亿美元、354.1亿美元和318亿美元,从2013年开始,同比分别下滑2.42%、1.83%、3.70% 、5.49%、15%和10%。
提价一年后,可口可乐业绩迎来增长。2019年,可口可乐全年营收为37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1%。不过,到了2020年,可口可乐业绩再度下滑,营收为330.14亿美元,同比下滑11%。
这或许也是可口可乐此番提价招来了部分质疑,除了受到原材料上涨等因素驱动外,是否也有意以此来刺激业绩。
传出提价消息后,有消费者调侃称,可口可乐涨价会让自己“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也正好给了自己一个戒掉可乐、转战其他“快乐水”的理由。
也有消费者对可口可乐涨价表示理解,“元气森林已经把饮料卖到了10块,可口可乐才卖3块多实在良心。”
03国内纸价空前上涨!
无独有偶,国内纸价也在涨涨涨!19日晚,晨鸣纸业公告称,今年一季度,其实现营收102.06亿元,同比增长67.71%;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增长481.42%。
晨鸣纸业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随着“禁废令”、“限塑令”等政策的实施,木浆需求增长、价格上涨,其实现了浆纸产能平衡,浆纸一体化优势凸显,成本优势突出。今年以来,文化纸、白卡纸涨价函发行力度较大,各龙头企业一季度累计价格上涨幅度均在1500元/吨以上,落地情况可观。
白卡纸是一种纯优质木浆制成的白色卡纸,较厚实坚挺的,主要用于印制名片、请柬、证书、商标及包装装潢等。
今年来,白卡纸已连续三个月大幅上涨。隆众资讯检测价格显示,1月白卡纸价格环比上涨4.47%,同比上涨31.46%;2月环比上涨6.65%,同比上涨39.86%。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3月龙头纸企及个别纸厂白卡纸接单价格突破万元大关,均价达9910元/吨,同比上涨65.81%。
晨鸣纸业近期在调研报告中预计,近两年内,白卡纸需求量仍较大。白卡纸本身每年约有15-20%的需求增幅。同时,受国家“禁废令”等政策影响,浙江富阳白板纸企业关停了500-600万吨产能,为白卡纸腾出了市场空间。
截至4月18日,纸浆期货价格收于7334元/吨,较涨价前4500元/吨的价格,已上涨逾六成。
04塑料也涨涨涨!
除了白纸,身处塑料行业的人士,都能感受到近期疯狂的原材料涨价潮。据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季化工板块环比上涨的商品共83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71种,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1,4-丁二醇(139.84%)、双酚A(100.38%)、碳酸锂(73.60%)。
在短短90天的时间里,价格翻倍!真的是十分的夸张!此外,加氢苯、纯苯、碳酸锂、环氧树脂等多种种化工原料价格涨幅在40%~75%之间。
一季度化工大宗涨跌幅榜
05国家相关单位发声!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市场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短期比较短缺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
4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结束了此前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势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4%,涨幅较2月加快2.7个百分点,创2018年8月以来新高。
物价压力巨大,引起了上层注意,国家接连发声:大宗商品不具备长期上涨基础!
(1)金融委首发声,“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2)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总体判断此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阶段性的。”
(4)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短期供需变化所致,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日前召开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小编认为,金融委的这一表态至少透露出四方面信息:
第一,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大,上涨速度快。
第二,大宗商品涨价有向CPI传导的可能。
第三,大宗商品涨价金融政策有应对空间与能力。
第四,大宗商品料将转入平衡市。
这里着重阐述第三点:本次金融委会议强调“特别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可以想象,如果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超出容忍区间的话,可能会有政策调整,而且这种政策调整有效的概率较大。
最后,碳酸钙、高岭土和滑石作为造纸、涂料和塑料等下游行业用量最大的三种非金属矿,面对其它原材料动辄100%的涨幅,三大矿种仅仅只有小涨乃至不涨,实属难得!据相关人士表示,“从疫情在全球蔓延来看,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上涨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如果今明两年持续上涨,头部企业有实力熬下去,中小企业可能就撑不住要提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