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方案》,截至4月27日,环境保护部派出的28个督查组已完成第一轮的强化督查。
据统计,截至4月27日,第一轮强化督查组共督查了5713家企业(单位),发现383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占被检查企业的67.1%。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1234个,超标排放的17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342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328个,涉嫌自动监测弄虚作假的9个,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122个,防扬尘措施不完善的846个。从第一轮督查反映的情况看,“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防扬尘措施不完善、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和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问题较为突出。
“散乱污”企业由于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工艺差、管理乱、环保设施不足、污染严重、隐蔽深、易反弹等特点,向来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也是本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重点。
4月27日,河北临城县赵庄乡人民政府紧急发布《赵庄乡关于取缔“散乱污”企业的通知》,通知要求:
4月30日前,对所有涉及的“散乱污”企业下发取缔通知书,并取缔到位;
5月2日后,对仍在生产的“散乱污”企业,发现一起,以永久不可生产为标准取缔一起,并追究相关法律法规责任。
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继续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集群。并要求各督查组继续以“散乱污”企业为工作重点,督促地方做好“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