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产业:地学文化,地学科普远方的家
2017-04-28 15:50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一、科普教育任重而道远

 1、是谁“偷”走孩子们的科学梦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久前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仅为16.8%,这一比例不仅低于美国的38%,也远低于该组织24.5%的平均水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底也开展过类似调查。通过对全国5696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3(32.3%)的高中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相关工作,比美国和韩国少17和12个百分点,这两个国家的数字分别是49.3%和44.6%。

 曾几何时,小朋友们齐声高呼“长大想当科学家”的情景似乎只成了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忆。人们不禁会问: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科学梦”?


 2、科学普及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公众和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认为:“人的一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每一类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科学教育会相对陌生一点,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人文和艺术的提倡有关,也与当前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有关。但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人文情怀,需要艺术素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训练,尤其需要科学思维的训练,需要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

 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也正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次倡导的理念之一。在过去考核学生识别科学问题、运用科学证据解释科学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世界经合组织首次提出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样一个更高的、全新的目标。


 3、科学普及的目的同时又是让公众和孩子们的科学“能力”超越科学“知识”

 华东师大王祖浩教授分析:“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这种通过提出问题将科学素养的各要素整合于学生的科普活动之中,并有计划地予以实施的方式,值得我国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广泛借鉴”。对此,还有学者分析认为,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但目前不少中小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式,仍然较为重视知识的传授。如何让隐性的能力超越显性的知识,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指向,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更加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科学普及的环境越来越好,不仅国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已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科学队长》《科学FM》《缪斯夫人》《科学春秋》这样的公共科普平台应运而生,《最强大脑》《挑战不可能》等节目也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的关注,这都为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4、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的科学家普遍不善于做科普工作

 那么,中国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善于做科普工作呢?

 李晓池认为:在国外,科学家要花纳税人的钱,就必须对公众负责,每一个科学项目,每一个研究领域,科学家都必须争取公众支持,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用通俗的科普语言,告诉公众自己在干什么。这样一来,良好的科学普及氛围慢慢形成,公众也能够了解到科学家从事的工作,了解科学,也起到了科普的效果。而中国则不是。


 吴振扬认为:其實国外祇有少数因工作需要或個人興趣会做科普,大部份科学家并不专门做科普,但国外的社会體制不同,很多事情必需向公衆交代,特別涉及納稅人的钱,某些情况下一定要以簡易言語向公衆解釋科研结果。過去卅、四十年來国外做科普最成功的應该说是生態学家,西方環保概念能得以大力推广及被广泛群眾接受及支持,他們功不可未。值得我們地貭科学家学习,當中的科普解说技巧對我們是最有用的。     


 5、科学普及应该成为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陈安泽先生认为:要想使科学家重视科普,首先要改革当前研究经费的取得方式,必须在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条中规定每项科研成果必须转化为相应的科学普及文章或科学普及活动,凡研究成果未转化为公众受益的科普作品或活动的,将不能够再获取由纳税人支持的科研经费,也不能获取国家的各种评奖。否则只靠科学工作者本人的兴趣是无法推行的。另外,政府对科普工作的不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科普工作并未列入科技部正式工作任务,各部委也无专项科普经费,国家层面更是至今未设科普大奖,科普工作至今仍是放在中国科协这个群众团体中,各政府部门由于没有指令性的科普任务,从政府角度看,科普从来不是主业。以旅游部门为例,旅游局从没有把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列为自己的任务。各位可以看看我们以自然山水景物为主的景点,景物,从命名到解说词有多少处是在宣传地球科学知识!真的是太少了。实际上仍然被唯美,被自编的神话甚致迷信与色情笑料…导游词语所统制。而有专业导游词的,多是搬教课书的专业述语,公众不愿看也看不懂。总之,旅游这个天然传播地球科学知识的大课堂,我们的科学家尚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二、地学文化是地学科普传播的重要手段

 1、没有文化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

 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首届顾问委员会成员的杨叔子院士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我们知道,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同时,科学只有文化做导向,才能够保证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好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很多文化的形成都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的,二者之间很难断然分开。

 汪品先院士对科学与文化的诠释:华夏文化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但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反复,对创新形成了新的障碍;而由此产生的当今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急需改变的成分。不能否认,从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以孔丘和亚里士多德为例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孔夫子的文化特点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下面的调查表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些问题;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学到生物学都有兴趣,现代科学之产生于西欧,不无文化历史原因。


 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为了实用。“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对生产力并没有直接关系,布鲁诺甘愿烧死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创造财富。但这种兴趣在中国古文化里比较淡薄。中国人感兴趣的一种是孔夫子的道理,这才叫学问;另一种是应用技术,比如四大发明。清朝末年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概念其实保持到了今天:科学技术是作为生产力才需要发展的,基础科学是因为能促进应用研究才应予重视,长期以来“为科学而科学”是受批判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科学观容易导致浮躁、肤浅,科学不但是生产力,更是文化,对科学有如痴如醉的热爱,才会有不屈不挠的探索。

 上述统计说明,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科学(地学)与科学(地学)文化之间,一定要根据其目标任务来决定科研与科普的权重。如果你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你就一定要从科学的角度来一丝不苟的做好本职工作;如果你的目标是科普,那么,你面对的将是广大公众,你就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科学。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科学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尺牍,否则,科普就会重蹈“玄学”的覆辙,我国的“风水学”、“周易”等都是很好例子。  


 2、让地学徜徉在人文的世界!

 地学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定程度上也更加说明了地学科普、地学旅游的重要性。而对于广大公众而言,最好的普及方式就是文化传播,这就需要我们从科学的视角把地学旅游提升到文化的层面。




 3、地学文化探索


 地学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农业养生、民俗特产甚至寓言故事、成语故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不同地质公园的特点,分别对公园内的地学基础、科学解说、科学旅游、地学文化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索(6个方面)。


 地学旅游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让地学在人文的世界里徜徉”,而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地学如何和旅游形成文化的融合,也就是说怎么样把地学融入到旅游的“六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里面。吃—地学饮食文化,包括地质食品、养生酒水、地质座椅、地质器具等等;住—地质宾馆文化,包括地质诗画、地质雕塑、地质工具、地质器皿、宣传资料、地质房间等等;行—地质交通文化,包括地学标示、地学号交通车、地学宣传资料等等;游—主题产品文化,包括地貌文化、化石文化、地质构造文化、水文化、环境教育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等等;购—地质商品文化,包括地学纪念品、地学商品等等;娱—乡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等。



 4、地学文化案例

(1)地质文化

 地质的情怀:地质无言,带给人类的是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地质无语,带给人类的是优美的环境和如画的风景;地质有声,山的呼啸海的波涛流水的叮咚;地质有情,用地球母亲的乳汁养育着万千生灵。让我们走进充满神奇的地质世界,感受博大精深的地质情怀。

 A地层情怀: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形成的岩石和化石遗迹,编写了一部地质史书,提供了人类探秘的情怀。

 B岩石情怀:用彰显了各种性格的岩石,塑造了五彩缤纷的地貌,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居住环境。

 C化石情怀:用远古生命留下的遗址或遗迹,让人类探秘远古生命的辉煌与灭绝,面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

 D火山情怀:为了给地壳深部的能量提供一个释放的空间,你让炙热的岩浆从自己的口中喷出,以损失局部的代价,换取整个地球的安宁和人类的发展。

 E断层情怀: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平衡,你不惜把地壳切割成板块,在用漂移来寻求平衡的支点。在运动中出现的局部抬升与下降,成为陆地和海洋、山地与平原的分野。

 F褶皱情怀:为了大地的美丽,你用自然的神力,把岩石扭曲变形,形成了山水画廊、弹奏了大地乐章。

 G大山情怀:造物主的神力,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地质景观,丹霞山的阳元石、承德的棒槌山、陕西的波浪谷、张掖的七彩山、新疆的魔鬼城、济源的王屋山、张家界的石柱林、桂林的峰林、云南的石林等等,让人流连忘返。

 H流水情怀: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高山流水、贝多芬的乐章为我们诠释了流水的情怀。


(2)地学旅游文化

 A王屋山地学科普线路——带你穿越“时光隧道”



 这是位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王屋山地质遗迹区的一条经典地学旅游线路。线路的起点为天坛山南坡的阳台宫,途经王屋山山门、中华愚公村、封门口断层、迎恩宫、王屋山庄、千年银杏树、紫微宫、地质公园博物馆、天坛神路或索道、王屋山运动不整合面、天坛方山(皇帝祭天台),天坛山北断层、王母峡,终点王母洞。 在这条15公里长的线路上,通过18.5亿年前天坛山倒转背斜的形成与以后地壳运动的错断,剖面上系统出露了太古宇(AR)、古元古界(Pt1)、中元古界(Pt2)、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第四系(Q)的地层层序,保留了嵩阳运动、中条运动、王屋山运动、少林运动、怀远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等九次大规模造陆、造山地壳运动事件,留下了给皇帝祭天提供了场所的天坛山方山(王者之山)。沿着这条线路旅游,仿佛穿越一条30亿年地质历史的时光隧道,欣赏一部举世罕见的地质史书。


B诗与远方

  时光穿越(王屋山天坛山科普线路)

穿越三十亿年的时光隧道;

探秘地壳运动的沧海桑田。

领略气势磅礴的王者之山;

眺望神秘莫测的王母仙洞。

观赏千姿百态的古树名木;

品鉴道教圣地的博大精深。

弘扬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体验地学旅游的无穷魅力。


C从远古到今天


D景区吉祥物



 三、地学文化产业

 1、“地学+” 与“旅游+”文化释放出“洪荒之力”

“地学+”与“旅游+”文化所释放出的“洪荒之力”,正在成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助推器。

 “民生地质”,给我们从事地质技术服务的地勘单位拓宽了服务的领域,地学+水文、地学+环境、地学+城市、地学+农业、地学+旅游等与“民生”相关的大地质技术服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催生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地质博物馆、养生养老基地、枯竭城市转型等诸多产业。据CGN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15年底,我国有世界地质公园33家,国家地质公园(含获得资格)241家,省级地质公园数百家,还有诸多的国家和省级矿山公园、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地质博物馆、地质主题公园、养生养老基地等,这些地学文化产业又在强力的推进地学文化的繁荣。



 纵观历史上人—地关系的演变,从“天命不可违”到“愚公移山、人定胜天”,最后发展为“人天共存”或“天人合一”,走过了“正——反——合”的曲折道路。当然,目前的认识并不等于发现了终极真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人—地观(环境观)还将继续发展。准确把握人——地观发展规律,大力弘扬地学文化,对我国地球科学的普及和繁荣、旅游产业的兴旺和昌盛,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一篇:地质文化产业:诞生在花岗岩地貌上的西游文化——河南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

下一篇:地学文化产业:千年古县的地质之基——河南息县濮公山矿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