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人文地质
  • >
  • 地层讲故事——讲述河南大地生命进化的主要节点(上)
地层讲故事——讲述河南大地生命进化的主要节点(上)
2017-04-24 17:13 来源:忠言慧语 编辑:矿材网

 河南是著名的地层古生物资源大省,从20亿年前左右的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化石始,各个门类的古生物化石在河南几乎都有发现。

河南省大地构造位置得天独厚,地层自老至新出露齐全,古生物化石颇为丰富,分布着华北和华南板块上皆有的、未有的以及在特定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和环境中生成的过渡性地层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因此成为研究中国大陆地壳演化和生物演化的理想场所,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地层古生物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成果极为丰硕。

在全省范围内已发现各类古生物化石产地8000余处(点),以河南省区域性地名命名的各类古生物属种模式标本有500多种。据2013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遗迹调查成果,河南省重要化石产地38处(世界级7处,国家级17处,省级14处),约占全省重要地质遗迹总数的10%。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河南省各个地质时期的重要古生物化石吧。

一、古元古代(25~18亿年前)的微古植物化石

分布地层:太华群观音堂组

保存岩石:石墨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

特征化石:微古植物化石、藻类化石

图中4、5、12 为条形状微古植物碎片,其余为藻类化石

 二、中元古代(18~14亿年前)的叠层石及微古植物化石

 分布地层:汝阳群、五佛山群和新元古界官道口群、栾川群

 保存岩石:大理岩、石英砂岩

 特征化石:叠层石、藻类化石、遗迹化石

    五佛山群中的佛光峪印桌尔叠层石

大小形态各异的藻类

汝阳群砂岩上保存的(食泥沙环节动物)遗迹化石

 三、杨寺庄动物群小壳动物化石群——河南最早的无脊推动物化石(5.43亿年~5.21亿年)

 分布地层:辛集组

 重要等级:国家级

 河南最早的无脊推动物化石是发现于叶县杨寺庄寒武系底部辛集组的小壳动物化石,时代虽略晚于云南梅树村期(阶)的梅树村小壳动物化石群,但在国内外仍具有重要影响,被命名为杨寺庄动物群。

 杨寺庄动物群产于河南下寒武统辛集组,总计有27属、37种,3未定种,其中5个属、门个种实在叶县杨寺庄发现并命名的。主要有小壳动物组成。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生物门类有软舌螺、单板类、腹足类、双壳类和分类不明的齿形类、骨针类。可称Parakorilithes-Anabarella derpanida-Auriculatespira-Pojetaia组合。该组合面貌即不同于早寒武世早期的小壳类群,也不同于中寒武世早期的小壳动物群,它代表小壳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叶县下寒武统辛集组单板类和腹足类化石(一)

叶县下寒武统辛集组单板类和腹足类化石(二)


我国下寒武统首次发现的中华约克女神螺(新种)


豫西早寒武世辛集组的一个双壳类

河南方城下寒武统辛集组的一些小壳动物化石

 四、淅川奥陶纪无脊椎动物群

 分布地层:奥陶系

 重要等级:世界级

 该动物群可与国内外许多地区对比,更为有意义的是,产该动物群的石燕河剖面为奥陶系与志留系连续剖面,其中所产晚奥陶世牙形石动物群完全可以与国际奥陶——志留系界限副层型加拿大Anticosti岛剖面媲美,具有重要对比价值。


牙形石

注:资料来源于《河南省地层古生物研究》

上一篇:学文化产业:中生代的庞贝城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下一篇:地层讲故事——讲述河南大地生命进化的主要节点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