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矿产盗采事故“屡禁不止?
2017-04-24 10:54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2017年4月16日,河北保定市唐县发生一起因盗采矿产资源人员被埋事故,又是一则关于矿产盗采酿成的“人祸”,核心依然是“矿产资源”,这不仅让人想起两年前,安徽铜陵发生的“争夺高岭土资源60余人疯狂械斗”的“10.24”聚众斗殴事件。两个事件相隔时间不长,虽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保护工作停滞不前,但起码近几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与保护方面的工作存有漏洞,仍有待完善。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已发现172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68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4.6%,居世界第3位。这一组数据很好的诠释了“地大物博”这四个字,让我们倍感自豪,但另一组数据所透漏的信息正好相反: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严重不足是一方面,更要紧的是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是一系列问题:

 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统筹不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依然存在;

 二是产业集中度低,生产企业规模小;

 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系列化程度低,传统产品产能过剩,矿物功能材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行业技术与装备的自动化和成套化水平较低,深加工及应用技术薄弱;

 五是企业税费负担重,税费结构不合理;

 六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行监测亟待完善;

 七是标准化工作滞后,尚不能促进行业发展。

 七大问题从源头到标准化,贯穿整个产业链,成了拴住产业发展的锁链,然而最大的问题却不在此,而在于缺乏“主角意识”

 行业的发展源自内生动力,内生动力的存在会让整个行业步入良性循环,从而让产业脉络畅通无阻,而这个内生动力就是“主角意识”。缺乏主角意识,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受阻,引发行业经络上的“结节”。在保定唐县盗采高岭土人员看来:挖的是国家的矿,不是自己的,多挖一点就多赚一点;安徽铜陵“抢矿人”认为矿是别人的,抢过来就是自己的;面对产业链问题靠补贴、要政策…..等等,类似的“结节”多了,行业就彻底“瘫痪”了。

 我们常说要有“主角意识”,小到一份工作,大到一个国家,身在其中的人们要与其有一种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纽带关系,这是干好事业,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前提,更是一个行业生存发展的保证。

上一篇:环保风暴下,北方陶瓷产区生存概况分析

下一篇:发改委:将进一步放宽采矿业外资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