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一件艺术精品,一场视觉盛宴,是大自然在不经意间将一种平凡化为神奇的代表,是大自然的另一种美。千姿百态,形象万千的石钟乳、石笋、石瀑、石花令人叹为观止。那么,他们是怎样形成的?经历了多长时间,他们的生长速度如何?溶石形状有哪些?我国十大最美溶洞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一揭晓。
一、溶洞形成原理
溶洞是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称。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由于这种地理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由于地下水对岩石的破坏以及岩石的崩塌,使得洞穴不断扩展。以后由于地面抬升或地下水水位降低,溶洞就干涸,并出露地表。而雨水等通过洞顶岩石中的裂缝渗入溶洞,这样,含有碳酸钙溶液的水,会慢慢地从溶洞顶部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同时碳酸钙就沉淀,并形成自上而下像悬钟那样的长条形或乳状沉淀物石钟乳(或称钟乳石);当石钟乳下部的水滴到洞底,碳酸钙沉淀则形成竹笋状的突起,称为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不断发展,最后会连接起来而成为石柱。
二、洞穴钟乳石的年龄与生长速度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大约230多个石灰岩洞穴,多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时期,即形成年代有数百万年,最年轻的也有几万年。由于钟乳石的生成必须在洞穴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故对某一洞穴来说,钟乳石的生成年代要相对较晚。一般情况是,洞内最古老的钟乳石年龄大约在35万年以上,一百万年以内。
这类钟乳石的外表都表现为严重的风化剥蚀状态,所在洞穴分布的位置对于当地的河谷来说,亦是相对较高。我们在洞内所见到的外表色泽较深(褐色至灰黑色),表层虽轻微风化但尚未成层剥落并已停止生长的一类钟乳石年龄大概在15-30万年之间。那些表层光滑坚实、色泽又较浅者则多在10万年以内生成。洞内最年轻一代钟乳石的年龄是2000至20000年和今日还在继续生长的部分。
关于洞穴钟乳石的生长速度(以每千年增高的厘米数计算),有以下几组实测数据,从中可见一斑:浙江瑶琳洞石笋为7.9厘米;流石为1.6厘米,辽宁本溪水洞石笋为6.76厘米;湖南张家界黄龙洞为12.23厘米。即石笋一般的生长速度大约是一万年可增高0.6-1.2米,而在各类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石笋的沉积速度算是最快的。因为洞顶滴水在降落到洞底的途中,水滴有机会被分割到微细粒以致溅水水雾的程度,从而使水体表面积增大并造成内部压力减少,为二氧化碳的不断逸出提供了条件,从而沉积更多的碳酸钙。在浙江瑶琳洞,测试的数据表明,其它流石的沉积速度仅为石笋的1/5。可见每一个精致的造物,都花费了自然无数的神工与岁月。
三、溶石形状
根据溶石的形状,人们给它们起了很多非常形象动人的名字。
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圆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悬石盘:底盘呈水平状盖板,中心有后生的鹅管,边缘有裙状流石或石钟乳。它们原来是小型石柱,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其底盘盖立台面土层上。后因地下河水将其基座上土层冲刷掉,使带有底盘的小石柱悬空而得此名。
四、中国十大最美溶洞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除了西南地区是著名的岩溶地貌外,在东北、华北、东南也有少量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使得中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都有神奇洞穴的奇异景观。且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貌,以下为十大最美溶洞简介。
(1)织金洞
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 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 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 ,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
(2)黄龙洞
黄龙洞,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等顶级荣誉而名震全球。国家AAAAA级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地处世界自然遗产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东端。洞体共分四层,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 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
黄龙洞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10万平方米,全长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和两层水洞。洞内拥有1库、2河、3潭、4瀑、13大厅、98廊。有迷宫、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等六大景区。
(3)腾龙洞
腾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鄂西南边陲城市——利川市,属大巴山与武陵源交汇部,地处清江的发源地。 洞穴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该洞以其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初步探明洞穴总长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个大厅,地下瀑布10余处,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且无毒气,无蛇 蝎,无污染,洞内终年恒温14一18℃,空气流畅。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
(4)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独特的水旱两洞,中国大多数的溶洞是走着欣赏,而本溪水洞则是坐船游览。本溪水洞位于本溪市东35公里的太子河畔,是四、五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本溪水洞分水、旱两洞。水洞深邃宽阔,一条蜿蜒5800米的地下长河贯穿全洞,有九曲银河之称。已向游人开放的2800米中有三峡、七宫、九湾之分,步步是景。洞内水流终年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7米。新开发的“源头天地”、“玉女宫”等500米暗河景观别有天地。洞内常年保持10℃的恒温,四季如春。旱洞长300米,洞内怪石嶙峋,起伏多变,洞中有洞,曲折迷离,有古井、龙潭、百步池等,现辟为古生物宫。洞外盘缘山腰的古式回廊,别具风韵的人工湖和水榭亭台,使水洞内外景观相得益彰。 本溪水洞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于1983年对外开放。
(5)芙蓉洞
芙蓉洞位于距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4千米处的乌江和芙蓉江汇合处。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1996年,芙蓉洞开始组织申报世界自然产,2004年,被纳入申遗提名地。水陆交通将其与长江,乌江沿岸重镇重庆、涪陵、丰都、巫山、宜昌及彭水等地联系在一起,属山原峡谷地貌。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第四纪更新世(大约100多万年前),发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中。洞内深部稳定的气温为16.1度。芙蓉洞全长2500米,底宽12—15米以上,最宽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其中辉煌大厅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芙蓉洞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唯一的溶洞型世界自然遗产。巨型石瀑布,珊瑚瑶池,“生命之源”,石花之王,牙晶花石为芙蓉五绝,是世界洞穴景观的稀世珍品。
(6)贵州安顺龙宫
龙宫景区由龙潭秘境和通漩田园两大主题片区组成,拥有中国最长最美水溶洞(一、二进龙宫)、中国最大洞中佛堂(观音洞)、中国最大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中国原子能机构测定的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山不转水转的漩水奇观(漩塘),世界上最大单体汉字“龙”字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最美休闲乡村(桃子村)等、以布依、苗族为主的多样民族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奇妙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风情旷世稀有;独特的龙文化、淳朴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园气息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梦幻龙宫 自在田园”的人间仙境画卷。
(7)崆山白云洞
崆山白云洞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境内,是崆山白云洞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南距邢台市56公里,北距石家庄市86公里。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洞穴景观,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开发有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五个洞庭,洞内四季恒温17℃,主要景观150多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
(8)石花洞
北京房山石花洞地处西山深处,目前已发现此洞有6层,层层相连,洞洞相通。现已开放的有第一、二层。第一层长约348米,有6个大厅;第二层长约833米,有大厅和3股岔道,两层垂直距离为40米,为14层楼的高度。6层溶洞总长度达3000多米。
(9)福建将乐玉华古洞
玉华古洞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全洞总长逾5公理,主洞2公里。洞内有两条能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6个支洞。洞内有石泉、进泉、灵泉3股溪流,清澈如镜。尚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朝天曙色、蓬莱叠翠、雄鹰独立、风飘泪烛等166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形成的各种厅特景物,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
(10)梅山龙宫
湖南娄底梅山龙宫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娄底市新化县。有九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已开发游览路线1896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整个洞府分为龙宫迎宾、碧水莲宫、玉皇天宫、龙宫仙苑、龙宫风情、龙凤呈祥六大景区。
看了本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又对溶洞多了一点了解,多了一点向往了呢?赶快收拾行囊,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