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周,国内稀土市场整体热度较高,各类产品价格整体上浮。特别是重稀土涨幅明显,氧化镨钕产品价格大幅上调。
2020年3月以来,氧化镨钕价格由26.75万元/吨上涨至39.85万元/吨,涨幅达到49%,涨价背后的主要因素是需求端持续高增长,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小,也是本轮上行周期与之前最大的不同。
本轮稀土涨价集中暴发,还有一个原因是现货供应严重不足所致。下游需求方面,稀土永磁产业是稀土最主要需求端,全球稀土钕铁硼产量由10年前的12万吨增加至当前的25万吨。
重稀土价格快速上扬刺激了下游扩大备货力度,同时也导致下游成本突发高压。一方面,磁材厂生产刚性需求大涨且多为长单客户,另一方面,磁材企业与终端客户重新议价遭遇强烈抵触,稀土产业链压力集中体现在磁材环节。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磁材需求也成为高端钕铁硼磁材需求的主要增长点,即对氧化镨钕需求快速提升。因此,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钕铁硼市场空间广阔。业界人士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达到2万吨,较2020年翻一倍。
事实上,国家已将重稀土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这是提升重稀土战略性价值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是稀土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对稀土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5G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等不断推广普及,未来对重稀土的需求增速也会进一步提升。
相对而言,海外市场已形成一定量的轻稀土产能,但重稀土冶炼能力匮乏,且重稀土在高科技领域作为添加剂具备不可替代性,其战略价值凸显。过去10年来,国内稀土产业链进一步升级,稀土永磁的国际市场份额及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改变了以出口初级原料为主的模式。
那么,此次重稀土价格上扬是短期反弹还是拐点?其实,重稀土的价格上扬只是短期反弹,并未到达一个拐点。重稀土市场营造出价格上涨的氛围,需求方可能会加大采购,势必会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现在看来,重稀土的这一轮涨价,能否导致价格出现拐点,还有待观察。
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在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大背景下,关键战略材料将成为新阶段的重中之重,其中新型显示材料、稀土磁性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等成为“十四五”重点突破对象,产业化、国产化正在提速,由于涨价预期支撑叠加政策利好,因此重稀土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完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