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造假!矿山环保督察盲区在哪?
2020-12-15 09:36 来源:官察室 编辑:矿材网

? 9 月初,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到北京昌平延寿镇牛蹄岭的一处山体开采及石料加工现场,发现山体岩石大面积裸露,一些设备露天摆放,未安装任何集尘或除尘设施,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进一步督察发现,经营这里的北京玉盛祥石材有限责任公司长期在这里无证非法开采,持续了15年。督察组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这是第二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中的一支,负责对北京开展督察进驻工作。从2015年年底开始,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如今,第二轮督察正在进行中。


 从已经公布的督察情况看,各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其中涉矿问题尤为突出。


有“准生证”的违规更值得注意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第一道关卡是允不允许开矿,不少典型案例里都存在无证开采的问题,“准生证”都没拿到,生产当然是非法的。


 在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地方的典型案例里,提到云南兰坪县几个企业无证开采的问题,有些是未取得林地征占用手续,有些是未取得采矿许可证。陕西华阴市近20家采石企业也是证照不全,违法开采。陕西宝鸡大湾石英矿等10多处矿区打擦边球,采矿证虽已过期,但仍在生产,随意倾倒废渣,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专家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个别主管部门违规发放相关资格证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根据山西省2018年通报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移交问题的问责情况可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11个自然保护区内的14个矿、6个非煤矿山续发采矿许可证,为1个非煤矿山新发采矿许可证,导致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专家称,涉事企业在所谓“准生证”的加持下,往往更肆无忌惮,殊不知发放这种“准生证”就是违规的。


 这里面同时还存在越界开采问题。今年9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中国建材(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虽然具备采矿权,但该公司越界开采范围面积达采矿权范围的两倍,将该区域原有植被损毁殆尽。


 在山西,霍东矿区与霍泉泉域重叠区域达360平方公里。霍泉泉域是山西省19个岩溶大泉之一,水质优良,是临汾市洪洞县重要的农业灌溉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霍东矿区总体规划未提及霍泉泉域保护,矿区部分煤矿违规超采岩溶地下水,对霍泉水源保护造成不利影响。


 粗放式的开采方式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福建漳浦县意发石材有限公司在赤岭乡蔡坑矿区长期非法开采,造成大面积山体、植被破坏,下游的蔡坑水库被严重污染,沦为“牛奶湖”。


 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毫无节制,在草原上留下两处深度超过百米、总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巨型大坑。现场督察人员称,“生态破坏情况触目惊心”。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给内蒙古提出的反馈意见直指:“‘开一处矿山、毁一片草原、损一方生态’现象十分突出。”


 陕西秦岭地区也存在大量违规采矿采石的问题,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该地区采矿采石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低,采矿存在“嫌贫爱富”等情况。


 不管是矿产资源开采前的“先天不足”,还是开采中的肆无忌惮,都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牺牲的是人们共同的利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环保督察,正是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问诊把脉,正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1.png

在督察组检查前,福建漳浦县某企业搞“盆栽式复绿”。


“假整改”招数不断


对于环保督察组发现的问题,一些地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改,但在对督察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发现个别地方违规开矿的问题不仅没改,反而愈加严重。比如祁连山南北两侧矿产资源开发问题,当地枉顾国家三令五声的整改要求,甚至打着“生态恢复治理”的名义进行掠夺式开采,山体满目疮痍的场景让人痛心。


 “假整改”的又何止祁连山一处。在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中铝广西岑溪稀土公司项目防渗设施不完善,污染周边环境。在今年的督察中,该公司并未吸取教训,只是将之前的问题矿山一拆了之,后续污染防治措施仍不到位,大量污水渗入地下,环境风险问题突出。


 面对整改要求,有的企业选择交钱了事,屡罚屡犯。中国建材(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因越界开采矿产资源问题,先后3次被甘肃漳县国土资源局处罚,但企业每次都是罚款一交了之,对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的要求置若罔闻,违法开采屡禁不止、延续至今。


 更有甚者想出了应付督察和“回头看”的招数。


 福建漳浦县长桥镇东方场三层岭采石有限公司长期盗采临近山体,为了逃避卫星监控,用绿网遮挡开采区域及临时工棚。漳浦蔡坑矿区、长桥矿区生态破坏严重,在督察组进驻后,企业却搞起了“盆栽式复绿”,将大量盆栽苗木简单覆土,甚至直接摆放在场地上。漳浦绿地建材贸易有限公司违法开山采砂,督察组检查当天,砂场在既没有拆除设备,也未对场地进行覆土的情况下,直接在砂石、混凝土地面上铺设草皮,应付了事。现场检查时,多数草皮已经枯死。


 同样使用“障眼法”应付整改要求的还有中国建材(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该企业在苟家寨石灰岩矿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中不到位,就用迷彩网遮盖的方式掩饰矿山生态治理不力之实。讽刺的是,该企业还通过给矿山批“迷彩服”的手段申报绿色矿山,一路蒙混过关,使苟家寨石灰岩矿于今年1月被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骗取社会荣誉。


 相比找出问题来说,更严重的是有错不改,漠视督察、漠视整改要求就是典型的有错不改,这类典型也是今后应重点监管的对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2.png

蔡坑水库沦为“牛奶湖”。


政治生态好才能自然生态好


从近几年查处的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典型案例看,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往往都有领导干部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的问题,正是他们为非法采矿企业“让了路”“留了门”,企业才敢如此不收敛。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如此,内蒙古涉煤腐败如此,上述通报的案例亦是如此。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必须要先净化当地政治生态,尤其是一些资源大省。


 霍林河露天煤矿被查出违法开矿等问题后,内蒙古通辽市及霍林郭勒市两级国土部门在督察问询时却视而不见,互相推诿。通辽市国土局表示,监管依据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专家评审意见,日常管理由霍林郭勒市负责。而霍林郭勒市国土局表示,只监管企业是否按照治理方案实施,具体治理方案是报通辽市国土局批准的。


 督察组在现场检查时,霍林郭勒市国土局还百般遮掩,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不愿说、也说不清。督察组询问企业矿山修复治理情况时,霍林郭勒市国土局帮助企业应对督察人员,表示“执行情况挺好”“没有发现问题”“都在按要求治理”,甚至提供材料弄虚作假,向督察组谎报企业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下来,被问责的领导干部级别越来越高,比如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2017年曝光时,就有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干部被问责;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去年的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被问责人员中,诫勉296人(其中厅级干部72人),党纪政务处分773人(次),移送司法2人,其他处理10人;问责的范围越来越广,被问责人员涵盖了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严肃问责传递出的信号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上一篇:山东莱阳村民告“非法”采矿,矿企回应称“诬告”

下一篇:河北平山县召开打击非法采矿和非法采砂攻坚行动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