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煤矿优化布局及资源整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结合全省煤矿现状、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各类自然保护地和重点项目、工业园区、城镇规划等红线划定情况等,部署优化煤矿布局,科学合理配置煤炭资源。
《方案》指出,开展煤矿优化布局及资源整合要有利于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做大单井规模;有利于瓦斯等重大灾害治理,保障安全生产;有利于智能化、机械化开采,推动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引导生态红线、安全底线内煤矿依法淘汰退出。结合“三线一单”、各类自然保护地和重点项目、工业园区、城镇规划等红线和地质勘探资料,保证煤矿优化布局及资源整合与其他工作全面协调推进。加快生态保护红线和安全生产底线范围内煤矿依法淘汰退出。
《方案》提出,引导资源向有能力有实力的优强企业集中。实现资源配置给优强企业并主要向国有优强企业集中。
《方案》要求,通过整合引导长期停产停建煤矿加快处置。对长期停产停建煤矿实行分类处置,鼓励优强煤炭企业托管停产停建的大中型矿井,对长期停产停建的“僵尸企业”限期淘汰退出。对批复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一年仍未实质动工建设的煤矿,注销其设计批复,限期提出分类处置方案,托管或退出。
《方案》同时要求,引导资源贫瘠地区退出煤炭行业。推动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资源贫瘠区退出煤炭产业。对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灾害严重、煤质差、不利于机械化开采的煤矿,引导有序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