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材网讯】企业的财务管控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对于采购部门更是,花钱的多少,直接与产品成本相关,是公司账务很重要的一笔支出,尤其是对于一些小企业,采购部门员工多数是皇亲国戚,而且疏于管理。可见,对很多企业来说,对采购及供应商的管理仍然处于原始的粗放式管理阶段,其理念和方式离现代化管理模式仍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且这种现象在传统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普遍。
陶瓷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同样在对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不科学的粗放式管理现状问题。当前,整个陶瓷行业已经进入全面洗牌期和提升期,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任何层面的精细化科学管理与提升都值得引发广泛关注与深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管理带来的效益甚至会不亚于企业从市场上获取的效益,尤其是于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制造业而言,更是如此。再者,通过精细化科学的管理,能通过内部体系的重建,构建更为健康的企业体魄,为当前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生存保障。
现状:采购部=皇亲国戚或打单部
对行业稍有了解就不难发现,不少企业老板对采购部的理解存在普遍的旧有观念。他们普遍认为采购部是“花钱”的部门,因此要严格把控其采购团队的员工数量,庞大的生产型企业,采购部只有两三个人的企业有很多。然而,老板们对于采购部却又表现出较强的把控欲,表现在采购部等同于企业的“皇亲国戚”、“亲友团”,采购大权常年被老板的亲属甚至老板本人直接把控。
在这种模式的导向下,采购部的全部职能要么就是听命行事,和供应商合作可能都是老板意志的体现;或者是人手有限、精力有限只能是没日没夜的“打单”——进货单、出货单、对货单以及各种表格,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思考:供应商需要去开发并科学管理
当前大多数陶企对采购部职能的理解和旧有观念及粗放式管理导致的采购部就是“皇亲国戚”、采购员就是“打单员”的现状,细细思考其实很不合理、也不合常规思维。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买个菜、买件衣服、买个包包都知道要货比三家,可是有企业几十万、上百万的采购却常年只有一两个供应商可供选择,更别说开发供应商和合理管理供应商了。这从管理层面来说,是欠妥当的。
尤其是制造业而言,企业采购成本常年居高难下就成了“老大难”之一。这也是去年“众陶联”这个机构轰轰烈烈横空出世的缘由,众陶联与矿材网合作,矿材网作为一个非金属矿原料免费供求平台,免费为大家寻求优质供货商,它们的一部分职能其实就是帮陶企优化采购环节,管控供应商。
策略:陶企如何科学管理供应商?
首先,改变观念,将采购部作为盈利部门来看待——省钱就是赚钱,一年省下多少采购成本,可实施按比例奖励机制,提升采购部进行科学管控的积极性。提倡采购员和业务员一样的常年出差、拜访供应商、开发和对接不同供应商,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货比三家择优而买。
其次,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估管理,寻找优质供应商。
第三,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定期更新、严格管理。对于金额超过一定范畴的采购,必须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供应商可供选择。如此,这才是真正的做到了科学而合理的供应商管理。
综上所述,采购部在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提出了科学的管理方式,说和做一定要做到同步,管理不仅是个条例,更重要的是要去实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