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八方山铅锌矿总经理翟书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
2020-05-27 11:17 来源:东岭集团 编辑:矿材网

1.jpg

 地处秦岭南麓的凤县八方山铅锌矿群山环抱,生产区域与周边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整个矿区呈现出一片生态和谐的美丽景象。近年来,八方山铅锌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山”的理念,积极贯彻董事局主席李黑记讲话精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大力开展复垦绿化,为打造绿色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是矿山企业的生命。一个20多年的老矿山,如何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地质资源,在发展中实现新突破?我们对八方山铅锌矿总经理翟书文进行了采访。


问:五一期间,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黑记到八方山矿检查时说:“八方山干部员工要像向日葵,只要相信就能看见美好未来。”请结合铅锌市场发展形势,谈一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

翟书文:我国的铅锌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矿床品位普遍偏低,贫矿多、富矿少。八方山铅锌矿经过20多年的开采,井下资源品位逐年下降,资源萎缩,加上受秦岭生态红线1500米影响,面临发展难题。

2.jpg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铅锌市场压力巨大,八方山矿也遇到了原矿采掘、生产、运输、药剂采购等一系列问题。4月下旬到5月份,随着全面复产复工,经济形势逐步迎来好转,为矿山市场带来了利好,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五一期间,李总鼓励八方山干部员工要像向日葵,相信并看见美好的未来,更增加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立足矿山发展现状,本着稳定生产、加大外矿收购、外拓新矿山“三条腿走路”的原则,加大外购矿贸易力度,努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3.jpg


问:本着稳定生产、加大外矿收购、外拓新矿山“三条腿走路”的原则,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内外结合并开拓新阵地”?请结合矿山的生产经营情况,从稳定生产、外矿收购和开拓新矿山等方面介绍一下八方山矿所做的努力。

翟书文:目前,八方山矿在生产中面临采点多、矿量少、战线长等问题,这为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紧抓责任落实这个“关键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公司2020年重点工作考核的通知》,细化了领导责任制分工,将具体任务目标责任到人,要求公司领导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以取得实效作为考核标准,为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找矿组收集了解矿山项目资料,筛选重点任务目标积极跟进,目前已有目标矿山正在考察之中。

4.jpg

我们参照集团内贸公司,在收矿组率先实行了“合伙制”,制定了考核办法,激发了团队的内生动力。5月份,我们外购品位12%的原矿3600吨,年底力争完成外购矿3万吨目标。生产组狠抓安全管理,与井下3个工程队签订了目标考核责任书,把采掘任务从每个中段细化到具体工作面。我们还制定破矿量考核管理细则,细化了生产技术指标量化考核方案,进一步稳定了生产指标,提高了金属回收率,在矿山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良好氛围。

5.jpg


问: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对于我们来说,环保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八方山矿是如何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

翟书文:八方山矿位于秦岭深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生产建设的同时必须讲政治,把建设绿色、美丽、和谐矿山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千方百计做好安全环保工作。环保工作不是做给外人看的,环境污染了,害的是我们自己。这些年,八方山矿坚持“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从美化矿区环境、建设花园式矿山入手,先后投资200万元用于环保治理,基本做到了生产用水零排放。

为减少生产带来的扬尘外露,保证车间持续稳定生产,我们对破碎工段皮带运输线进行了密闭改造,保护了工作现场和周边环境。此外,我们还对采场、选厂工业场地、尾矿库和破碎原矿堆放场,以及办公楼、员工生活区进行了绿化,对秦家梁渣场、硝硐湾渣场300亩边坡进行复垦,并种植了紫花苜蓿,从根本上改变了矿山环境,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问: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红线。八方山矿已经运营了20多年,安全生产工作做的怎么样,我们付出了哪些努力?

翟书文:八方山是一个老矿山,残采多、正采少、空场大、地应力强、安全威胁高,我们围绕年初制定的“抓安全、稳生产、降成本、提质量”的发展思路,加强安全培训,狠抓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生产现场监控,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能保证安全的及时整改,并投资100多万元购进电耙子、电瓶小机车、井下装载机等机械设备,井下水泵房用自动化系统代替了人工操作,井下7个中段采用电耙子出矿代替人工,斜井推矿班、井口推矿班采用电瓶车推矿代替人力推矿等,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设备科学管理水平。同时,我们投资180万元建立完善了尾矿库监测系统,实施在线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了尾矿库的安全。在井下规范行人路线,加强入井人员管理,要求入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和炮烟检测器,防爆物品严格按照库存、领用、发放安全管理程序进行等,确保了安全生产。


问: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而发展又离不开人。八方山矿已经进入采掘后期,整个队伍的年龄偏大,如何在保证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让整个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翟书文:八方山矿人才底子薄,创新环境不优,对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加上矿山环境艰苦,招聘人才难度大,很多年轻人呆不住。所以,我们一方面注重对现有大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压担子、师带徒等措施,培养出了文耀辉、王飞、贾巍、朱博等骨干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岗位练兵等从职工队伍中培养人才,在全矿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


由于是老国企,员工队伍年龄偏大,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调。周边同等规模的矿山,员工管理团队都在五六百人,而八方山矿管理团队只有14人,员工总共才200余人。为增强员工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我们通过定期组织一些活动,打造锻炼了一支熟悉矿山安全管理,懂采、选技术管理和采、选技能的采、掘、机、运产业队伍,为保证矿山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问:作为一个东岭人,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众多的东岭产业板块中,八方山好像是最低调的那个,但我们也留意到一组数据,八方山矿连续十多年盈利。作为这个团队的头狼,您是怎么评价八方山人的?您想带领这个队伍去往什么样的地方?

翟书文:八方山矿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而八方山的干部员工却是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质朴、可爱,又敬业,就像向日葵一样。目前,八方山矿已进入发展后期,必须坚持“三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在做好现有残采矿自采,同时加大外购矿的收购;另一方面努力走出去,寻找新的矿山资源。相信,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只要我们拿出逢山开路的冲劲、闯劲和拼劲,凝心聚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一定能为矿山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为集团矿业板块作大作强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贵州自然资源厅颁发一批矿业权证,集中解决办证痛点!

下一篇:打脸美国!石油储量世界第一却陷油荒,这国获伊朗万里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