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材网】最近网络疯传一篇文章“为什么**行业今年不赊账?”,而且也有文章写了“为什么矿山行业今年不赊账?并倡议矿业领导人:就算行业再艰难,我们也不赊账!
小编想说:“在矿业行业,不赊账那只是天方夜谭,不赊账步履维艰,现实是多么残酷!”
矿山人真不容易
矿山人做点生意真的很不容易,要先采矿,无数矿工早出晚归,累死累活的工作,然后选矿,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付出了太多努力。
矿山人做点生意真的很不容易,利润不多,还要跟强大许多的同行竞争,已经把利润压的很低了,很低了,很低了,再低下去,就赔了。
矿山人做点生意真的很不容易,你赊账,他赊账,很容易就资金周转困难,发不出工资,甚关停矿山。
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就非金属矿行业来说,赊销也是理所应当的,矿主也可以理解。非金属矿石或矿粉一般作为建筑工业的原材料,像石英、硅灰石、长石、碳酸钙等常见的非金属矿石来说,是陶瓷主要原料。陶企采购这些原材料,然后加工——生产——销售,到最后赚的利润,这中间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只有把这些陶瓷成品卖出,陶企才有可能把原材料还给矿主。只是这个时间段,如何去定义,如恶化去限制,这就要看陶企厂的回款制度了。
矿山赊销模式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而且可能压货3个月,6个月,10个月乃至一年。
就拿供货给陶瓷厂的硅灰石举例:硅灰石作为陶瓷厂一个用量较小的原材料,大约占总原材料的6-12%左右,按一个中型陶瓷企业计算,一个月需要硅灰石大约3000吨左右,每吨硅灰石出厂价按照150-200元/吨,一个月的欠款就会达到48-60万,运费按照从广西到佛山约160元/吨计算,约48万左右,这样算下来材料费加上运费100万左右,这只是一个月的欠款。3个月就是300万,有的客户若是压货1年,那就是1200万。
所以说,矿主担心陶企关门停产,因为随便一个小的陶瓷企业倒闭,这意味着他们的几百万可能就打水漂了。
矿主赊销的初衷,也是为了多卖货,在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情况下赊销,这也需要足够的勇气才对信任的客户赊账。其中也不乏矛盾的产生。
当初选择赊销的时候,是为了跟客户搞好关系,多少合作关系由最初的客气、理解支持、信任,变成最后的催帐、拖帐、躲帐、翻脸、对骂、闹成官司的。一旦开始追讨的时候,一次次的登门要债,一次次的催促提醒,从朋友变成了敌人,反而得罪了很多人。
曾经有人这样说:
赚的是微薄收入,
做的是正经买卖,
2017年,不管是付现也好,转账也罢,
款到发货,概不赊账!
赊销模式=找死模式!请三思...
以小编观点,这些对于矿业尤其是非金属矿来说,只能是个心理安慰,听过看过就可以了,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早日结清,欠款时间尽量缩短,这对于矿业人已经是一个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