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有关地质那些事
2017-02-10 08:3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编辑:矿材网

安徽省政协委员提案关注生态与发展

 日前召开的安徽省两会上,来自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们关注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根据安徽省地质遗迹、矿泉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他们提出了科学开发利用本省地质遗迹资源和矿泉水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的建议。

 安徽省地质遗迹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显著,目前已经发现的地质遗迹点180处左右。其中部分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如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地质旅游的蓬勃兴起,将会成为推进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带来脱贫的希望。安徽省矿泉水资源丰富,已经发现和评价的矿泉水水源地就有近150处,可开采量可达6万吨/每日,潜在市场规模可达360亿元以上,几乎占安徽省2014年固体矿产矿业产值的1/3。然而,目前安徽省矿泉水仍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被开发利用的矿泉水仅有10多处,2014年产量仅21万吨,市场规模不足5亿元,与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极不相称。

 政协委员们认为,安徽省地质遗迹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开发利用、轻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破坏严重,市、县级区域地质遗迹调查尚属空白,地质公园包括拥有丰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资源的景区申报迟缓,地质遗迹保护性建设资金短缺,地质遗迹调查缺乏科学规范和适用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地质遗迹科学价值宣传普及缺失等。他们建议,将地质遗迹保护和科学利用作为实现生态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进一步开展全省地质遗迹调查和评估,摸清地质遗迹资源家底,通过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定、完善地质公园(国家、省级)建设与管理、建立地质遗迹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根据已经颁布实施的与地质遗迹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定具有安徽特色的《安徽省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国土资源、建设、旅游、文化等各专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依法查处破坏地质遗迹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积极申报地质公园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优惠倾斜,在地质公园的建立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规范,促进安徽省地质公园快速健康发展等。

 近年来煤、铁、金等固体矿业受大环境多重因素影响持续低迷,而矿泉水市场呈稳步上升趋势。政协委员们认为,矿泉水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较小,开发利用效益明显,能起到非常好的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的作用。他们建议,安徽省政府研究出台优化矿产业结构、科学发展天然矿泉水产业的指导性意见,对矿泉水的勘查、开采、生产、加工和生态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标准、品牌定位、层次性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等。(记者 洪曙光)

重庆政协委员建议增加武隆旅游地质内涵  

 武隆如今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武隆旅游的发展让市政协委员非常关注。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蔡敏建议,应在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聚力,把武隆打造成为重庆旅游经济高地。在内涵的挖掘上,可以借助武隆的地质资源建设科学和教育基地,建设中国武隆地质博物馆。

 2016年,武隆接待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亿元,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2%。围绕旅游,武隆提出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要全面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奠定坚实基础。要想有更大的发展,需要从政策、规划设计、资源、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实现提档升级,将其建设成为重庆旅游经济高地,引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协委员建议,建设与武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称号、定位相匹配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发掘武隆的民俗、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在内涵的挖掘上,可以借助武隆的地质资源建设科学和教育基地,建设中国武隆地质博物馆,通过封闭空间和开放空间两种形式呈现,在博物馆外面欣赏原生态的地质奇观,在内部欣赏更多地质奇观,让游客来了武隆之后就可以看遍世界。(任敏)

 地灾防治

 浙江省人大代表提出,丽水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比较多,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丽水各级、各地、各部门要深入细致地摸排、坚决整改,加快实施地质灾害重大隐患点的村庄避让搬迁和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清洁能源

 如何让群众既享受到温暖,又看得到蓝天,成为参加今年河北省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以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费存量,鼓励开发浅层地热能,推广应用热泵先进供热技术等。

 露天矿山

 安徽省政协委员提出,矿山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和破坏人居环境。建议限制露天开采矿山,提高露天开采矿山的准入条件。政府应积极鼓励矿山开采用井下开采技术,鼓励企业利用尾矿(尾砂)填充技术,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排除安全隐患。

 富硒农业

 宁夏代表委员们建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围绕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发展方向,促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打造自治区级中药材研究基地,扩大特色产业种植;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规划建设民俗特色旅游小镇,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带动农民增收。

 资源城市转型

 铜陵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传统铜工业占比较大。随着资源的枯竭,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过去矿业采掘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生态修复和治理任务很重。代表委员们表示,希望国家和省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指导和帮助,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生态环保大数据

 近年来,福州的好生态名气越来越大,常位列全国空气、城市环境、生态宜居、绿化等各类排行榜前茅。福建省政协委员建议,对接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立生态环保大数据。借助大数据应用,有效解决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数据残缺、数据沉淀和信息孤岛等问题,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强大的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撑。

 矿泉水保护与开发

 贵州省政协委员提出,贵州省已探明并通过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评审认证的95个矿泉水水点分布在全省九个市州,不同程度地含有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直接达到饮用天然水标准52个,达到医疗矿泉水标准9个。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严格规范开采程序,强化动态监测,加大违规开采打击力度,保护水环境生态平衡,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编后

 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地方两会的关注热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地质工作应以这些热点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能力。

 就目前地质工作的现状来看:绿色勘查已经成为大趋势,一些新装备、新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一些大的找矿成果和示范项目,实现了地方发展和环保的双赢。各地开展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除了查明土壤中的污染状况,为治理提供依据,具有环境意义,还可以查明土壤中的有益组分,推动特色、绿色农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具有经济意义。福建、江西等地就在多目标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推广富硒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地质工作还可涉及清洁能源勘查、地下水监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很多方面。一些省区正在规划符合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如贵州开展了旅游资源大普查,有多家地勘单位参与其中。

 地质工作应当结合新一轮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加速转型升级,适应新需求,刺激新需求,充分利用政府的改革政策和举措,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三部委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下一篇: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助力经济转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