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2016年1~7月,我国瓷砖出口量同比下降6.5%,出口额下降22%。业内人士指出,该数据创下了近30年来中国瓷砖出口的最大跌幅。瓷砖出口大幅下跌导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
据悉,这是继2014年我国瓷砖出口量、出口额微幅下降后,我国瓷砖出口再现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1986年至2015年间,我国瓷砖出口额以年均增长25%的速度持续上涨,至今其出口量已经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六成以上。虽然在2014年,我国瓷砖出口出现小幅下滑,出口量与出口额分别下滑2%和1%,但出口单价始终保持稳定增长,至2015年,我国瓷砖出口单价已经上涨至7.31美元/平方米。
但进入2016年后,瓷砖出口出现严重的量价齐跌的现象。“出口量同比下降6.5%的基础上,出口额却下降了22%,这意味着出口单价出现了严重下滑”。佛山某陶瓷企业出口负责人介绍到,同比去年,国内瓷砖出口价格平均下调了10%左右,最大跌幅甚至已接近20%。
2016年,陶瓷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之下,不少陶瓷企业纷纷采取降价的方式达到产销平衡。高安产区一位依靠出口起家的企业家透露,由于太多陶瓷企业参与价格战,该产区800×800mm规格的抛光砖价格已经跌破11元/片。除此之外,由于近两年大批企业倒闭,不少特价砖涌入出口市场,也拉低了瓷砖出口的整体价格。
降价的目的是要保住市场,但这依然无法阻止出口订单的流失。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公司中长期的订单在大幅度减少,不少客户也面临着库存压力。他们指出,“国际经济下行是瓷砖出口严重下跌的主要原因”。2016年,全球经济局势动荡,直接导致贸易形势持续低迷。“特别是欧洲经济大萧条,大环境导致购买力下降,国家建设发展缓慢,对瓷砖需求量大大减少”。佛山市精品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助理郑红燕说道。
反倾销调查构成瓷砖出口最大威胁。世界各国对中国瓷砖的反倾销从未间断,近两年更有变本加厉之势。2015年至今,就有印度、墨西哥、哥伦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先后对我国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
五年前,欧盟对中国瓷砖展开为期五年的反倾销,五年内,中国出口欧洲瓷砖不断下降。如今,欧盟对中国瓷砖反倾销即将到期进入复审,但业内人士却纷纷表示,对结果并不抱有希望,欧盟对中国瓷砖反倾销继续的可能性更大,“欧盟自身也是规模较大的瓷砖生产基地,一旦开放,将有更多的中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对本已凋零的经济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对中国瓷砖进行反倾销,形成贸易壁垒,加剧陶企出口压力。瓷砖出口企业该何处何从?多位受访者一致认为,“要坚持创新”。他们指出,对于中国瓷砖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提升来说,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产品创新,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以本伤人的企业不可能长久,经过这一轮竞争的优胜劣汰,能存活下来的企业量价都会有所好转。
瓷砖出口额的大幅下降将直接影响国内的陶瓷市场以及生产瓷砖的陶瓷洁具厂家,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希望接下来相关部门和企业能通过相关措施提高瓷砖的出口量,为陶瓷市场发展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