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崭新的中国,贫血的工业,伴随松基三井喷油,大庆油田诞生,建国十年大庆前夕向党和祖国献上一份大礼,大庆名字由此而来。
全国支援 激情燃烧
荒原苏醒 会师大庆
青天一顶 荒原一片
会战誓师大会动员力量鼓舞士气
石油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誓师大会上选出了会战中第一个标兵——铁人王进喜。英雄虽然已经离去数十载,但他留下的故事并不会被时间淹埋,他是大庆石油人杰出的代表,他的英雄事迹和铁人精神展现了那个创业年代产业工人独有的英雄豪迈气概,鼓舞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天寒地冻、吃住困难、设备不足、情况不明
石油人围着篝火学“两论”
尊重客观规律 符合客观规律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念
从那时起
靠“两论”起家、用“两论”指导开发实践
一直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
大庆油田始终按照党的科学理论
指导油田开发建设
▲围着篝火学两论
从1960年4月29日到6月1日
仅用一个月时间
大庆油田生产的第一列车原油
冲破雨幕
汇入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大动脉
从松基3井出油到1963年底
大庆油田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成功的
勘探、开发、管理经验
培养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铁人”式职工队伍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
大庆油田全面开发 快速上产
1964年初 全国范围内掀起“工业学大庆”的热潮
随着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和贡献
大庆在全国工业战线的地位越来越显赫
“文化大革命”期间
油田生产建设一天没有停
从1976年到2002年
大庆油田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
连续27年高产稳产
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
虽然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
面临着资源接替难和外围增储上产难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
大庆油田责无旁贷
2014年
大庆油田原油在5000万吨稳产27年的基础上
实现4000万吨持续稳产1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大庆油田认真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把“当好标杆旗帜”作为历史使命和根本遵循
开始了振兴发展的新创业、新征程
稳油增气取得新进展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
市场开发迈出新步伐
科学管理取得新成效
改革创新增添新活力
党建筑牢根与魂
基层建设谱新篇
这是一座石油的富矿
也是一座英雄辈出的熔炉
英雄队伍锻造英雄业绩
谱写英雄华章
大庆“新铁人”王启民,82岁高龄仍奉献在石油科研一线。4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项科研攻关课题,仅“表外储层”开发研究成果,就相当于增加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
DQ1205钻井队队长、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带队出征海外,圆了老铁人“把井打到国外去”的梦。自从接过队长的大旗,他率领这支英雄的队伍,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
从60年代铁人王进喜
到90年代大庆“新铁人”王启民
再到第三代铁人李新民
以三代铁人为引领
油田群星璀璨 熠熠生辉
成为引领时代的模范
60年来
大庆精神成为油田开发之根
企业成长之源
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60年来
大庆油田始终坚持“走出去”发展方针
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国内外市场叫响大庆品牌
60年来
科技创新愈发成熟
大庆油田走出了一条
自主研发、原创应用、世界领先、系统配套的
科技发展之路
60年来
从牛棚、干打垒到今天高科技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石油人真真切切感受到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60年栉风沐雨
60年卓越历程
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未诞生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厚重底蕴,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走过的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一个辉煌的亮点。
——余秋里
大庆油田为自己庆生
为祖国加油!